張禎聽他語氣不對,機靈地道,「也不怪大將軍,只怪韓遂狡猾。」
呂布:「哼,你就是怪我!」
一把抓住想逃跑的張禎,施以懲罰。
——
次日朝會,張禎上表改革鹽政,小皇帝和公卿們都事先通過氣,自然沒有異議。
朝臣們卻是大驚。
自三皇五帝起,鹽政便從未這樣實施過。
......是否會出大亂子?
感覺很怪,很不對勁。
想要反對,又不知從何反起。
要知道,鹽政之議,向來有兩個針鋒相對的爭論點。
一個是重義,認為朝廷不應該與民爭利。
另一個是重利,認為財富才是仁義的基礎。
可宸王所改的鹽政,哪方面都說得通。
與民爭利了麼?沒有,鹽價與五穀同,百姓得到實惠;鹽稅降至五成,鹽商得到實惠。
朝廷得利了麼?得了,一個鹽牌至少一千萬,加起來上億,十年後,又能收一輪,沒有比這更掙錢的買賣。
所以,眾臣猶豫良久,無一人起身質疑。
大家更擔心的是,「鹽牌這麼貴,鹽商真願意買麼?」
適當的降低一些,大約也是可行的,朝廷損失也不大。
張禎笑道,「肯定願意。」
這個問題,也顯示出了普通大臣和世宦公卿們所站角度的不同。
公卿們眼界高,嫌鹽牌便宜。
普通大臣眼界一般,嫌鹽牌昂貴。
這不能用聰明或愚蠢去評判,是由眼界決定的。
而曹操、劉備、袁紹、袁術、劉表、劉虞等人看她的眼神,十分的難以形容。
如果非要形容的話,曹操、袁氏兄弟、劉表像看妖怪,劉備、劉虞像看神仙。
張禎一眼掃過,視若無睹。
小皇帝劉協對此事極為重視,當堂下令擬詔書,速傳至各地官府,並布告天下。
在他心裡,這件事情並不是簡單的鹽政改革,而是與白玉京掛鉤。
為了早日遷都,他會親自盯著。
誰敢阻撓,他砍誰的頭!
不怕死的儘管來試試!
第392章 願為曹使君分憂
退朝後,曹操快步追上張禎,沒話找話,「神悅,大將軍今日怎沒上朝?」
張禎邊走邊道,「去郊外大營了。曹使君若找他有事,儘管去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