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都是以前鹽商們煮海的地兒,並不陌生。

各家分到哪一片鹽場,在給他們的「製鹽新法」小冊子裡都有標註,絕不會弄錯。

縱然如此,也有些小糾紛,但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不用官府出面,他們自己私下裡就解決了。

能參與競價奪得鹽牌的,也都不是無財無勢的貧門小戶,通常有著雄厚的家族勢力。

這也意味著,很多麻煩他們能自己處理。

另一方面,不到萬不得已,鹽商們並不願意經過官府的手平息爭端,怕被薅羊毛。

這也省了鹽務司好多事兒。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事必躬親」這個特點,此時也一樣,不想坐在長安聽匯報,參加完白玉京選址會議,就收拾行李,直奔淮揚。

賈詡嘆息,「年輕真好。」

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像自己,想回趟老家神悅都不允許。

禰衡預感到有熱鬧可看,也跟諸葛亮一起去。

他這一走,長安諸多名流彈冠相慶,默默祝願他紮根淮揚,永遠不要回來。

如果不是大將軍府護著,這賤嘴賤舌的豎子早被大家打扁了。

——

千百年前的陽光和大海,跟千百年後的也沒有什麼不同。

遠方,蔚藍的海面與天空連成一片,海天一色,美不勝收。

近處,海浪輕輕拍打著岸邊,發出清脆的聲響。

而離海岸稍遠一些的海灘上,已經建成一片片大小相近的鹽田,嚴格按照小冊子上的步驟操作,分出了蒸發池和結晶池。

蒸發池的底部,都經過了堆築夯實,還鋪了一層干茅草。

結晶池的底部,則是鋪了石塊,並用石碾磙壓平整。

今日是首次引海水入池,林榮和俞承都早早來到海邊,準備親自盯著這一工序。

林榮手搭涼棚,笑道,「天氣真好,看樣子會連著晴好幾日。」

讀完海水曬鹽那本小冊子,再聽完諸葛亮的講解,他就知道這製鹽秘法看天吃飯。

如果天陰下雨,那就是顆粒無收。

好在林、俞兩家都有會看天氣的老僕,一合計,選了今日。

俞承也道,「是啊,近期不會落雨。」

他與林榮合力競得的翼宿區域,位於東南,鹽區則是分到了淮南鹽場,恰巧就是他們原先煮海的地方。

因而地熟人熟,很快就建好了鹽田。

一名管事走過來問,「兩位郎君,大伙兒已準備妥當,要開溝渠了麼?」

俞承:「再等會兒。」

話音剛落,就看到一行熟悉的身影走向鹽田。

忙跟林榮迎上去,笑道,「諸葛校尉,禰先生,你們來了!」

禰衡一臉淡漠地點點頭,林榮、俞承也不介意。

此人是什麼性子,他們聽說過,也親身體驗過,懶得計較。

諸葛亮微笑,「希望來得不算太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