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禎又道,「外叔祖,姨母,太學還應有一個創新。」
蔡邕:「什麼創新?」
張禎沉聲道,「招收女學生。」
蔡邕:「......女學生?!」
蔡琰卻是喜形於色,撫掌道,「善,大善!我也正有此意!」
蔡邕本能地想反對,但看看身旁,女兒這侍中當得風生水起,隱隱壓過別的侍中一頭。
再看看對面,外侄孫女以女子之身得封宸王,執掌朝政。
已到嘴邊的「男主外,女主內」就有點說不出口。
男子能做到的事兒,有些女子也能做到,不可一概而論。
躊躇數息,委婉地勸道,「神悅,你若想讓女子有所進益,可單設女學。」
太學若招了女學生,就會出現男女同校的局面。
但那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史上也曾出過先例,譬如,和熹太后鄧綏創建的元初宮邸學堂,就是男女同校。
最大的問題,在於太學生離官場很近。
如果招了女學生,可能數年後,朝中會走上一批女官。
想到那場景,他感覺頭髮都快直豎了。
......像外侄孫女和女兒這樣的女子,畢竟還是少數。
張禎笑道,「女學以後也得設,但太學生中,也必須要有女子。」
她想讓女子進學,可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她們的學問,或者陶冶情操,而是為了培養女性官員。
掌了這麼久的大權,她深深懂得了一件事,男尊女卑的根源,其實是權力。
誰掌權誰定規則,就這麼簡單。
如果掌權了也定不了,只能說明你掌握的權力還不夠大。
說一百遍「女子不比男子差」,都不如實實在在打開女子頭上的枷鎖,讓她們和男子擁有一樣的晉升空間。
不一定所有女子都想走上仕途,但至少應該讓她們知道,還有這樣一條路。
此前雖然蔡琰也當了官,可那是特例,並沒有形成規範。
或許,她終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也達不到未來的婦女能頂半邊天。
但有些事情,總得有人開始做。
而且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代對女子的壓迫束縛和精神禁錮,還沒有後世那麼駭人聽聞。
現在多做一些,可能後世就少些女子受苦。
至少,往後再有人說「女子卑弱」時,可以用大漢盛安年間女子也能為官來反駁。
蔡邕沉吟道,「只怕朝中有人覺得不妥。」
張禎輕描淡寫地道,「本王說妥當,誰敢有異議?」
蔡邕噎住,那確實沒人敢。
朝中誰不知道,宸王固然仁善,她身旁的大將軍卻不是吃素的。
膽敢違逆宸王的人,都走不到她面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