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事務,也在積極進行中。
建造模式傳出去後,已經有許多世族、大商進京,流露出想要參與的念頭。
但這些事情,張禎都交給這一項目的相關負責人。
而她自己,主要關注的是秋收。
是的,又到收穫的季節了。
這一年,老天依然很保佑,雖有幾個地方出現了旱災,影響也不是很大,總體來說還是五穀豐登,穰穰滿家。
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要念叨一句感謝上天。
沒辦法,農耕文明對天氣依賴性太大。
忙完一算畝產,頓時心曠神怡,心花怒放。
今年,皇莊普通田裡種植的稻穀是北海三號,畝產四百四十二斤。
麥子種植的是琅琊一號和扶風一號,畝產三百八十斤。
實驗區,稻穀種植的是北海四號,畝產四百八十九斤。
麥子種植的是琅琊二號和扶風二號,畝產四百零五斤。
關中地區和遼東黑土地,種植的糧種與皇莊的一樣,稻穀平均畝產四百三十五斤,麥子平均畝產三百六十四斤。
比皇莊略低,但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
除了這幾處之外的各州各縣,稻穀種植的還是徐州三號,畝產三百三十六斤,比去年多十五斤。
麥子種植的也還是老品種,畝產二百三十一斤,比去年多六斤。
雖然平均增量不是很明顯,但因田地增加,種田的人增加,因而糧食總量的增加幅度也很大。
更可喜的是,明年,就有了足夠的優質糧種,各地稻穀都能種植北海三號,麥子能種植琅琊一號、扶風一號。
那將迎來爆發式的糧食增產!
從三百到四百,從二百到三百,都是質的飛躍!
想到明年爆糧爆倉的場景,張禎歡樂得睡都睡不著,還有些小得意。
須知,她穿越過來的那一年,糧食畝產才一百多!
又擔心糧倉不夠用,下令修建了四個,其中兩個就在白玉京附近。
今年就已經往裡儲糧,以備明年開工時用。
對了,還有棉花,明年也能大面積種植了。
——到時候,她可能又會多個棉娘娘的稱號。
大漢子民取外號就是這麼接地氣。
糧瓜今年就已在關中一帶推廣,深受歡迎,大家悄悄叫她瓜娘娘。
之所以是悄悄的,大概是因為他們自己也覺得這外號有問題。
明年,糧瓜也有種子推廣向各地。
所以到了明年底,挨餓受凍的人又會少上一些。
張禎很開心,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倏忽數月,便是正旦大朝。
這是盛安五年。
雖然熱鬧更勝往昔,張禎卻頗感寂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