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見了,略有點不好意思,挪到花滿樓面前,拘謹的給他拱手行禮,「公子心善。」
花滿樓扶住他,「縣令快起,我也是為了讓他們儘快趕到幹活。」
如此體貼周到,又不高高在上,著實叫人如沐春風。
因此縣令原本不打算親自去的,這會兒也專門叫了一班衙役,跟著去了一趟。
等他們浩浩蕩蕩趕到峽谷,文管事都驚呆了,把花滿樓拉到一邊,「怎麼來了這麼多人,連老人孩子都有?」
倒不是捨不得這點錢,是天氣太冷,凍病了可怎麼是好?
花滿樓溫聲解釋完,文管事也不免感慨,「原聽說濟陽縣令性子奸吝,對行商管控極嚴,要不是濟陽是去扳道的必經之路,商人是不願意走這裡的,沒想到卻是個愛名如子的好官。」
花滿樓深諳這話背後含義。
文管事是商人,打交道的自然商人居多。濟陽縣令這種,應該是商人挺不願意打交道的類型。
剛剛在縣衙他就發現了,那衙門破舊,縫補都是就地取材。縣令,主簿,師爺,衙役等一干人員身上的衣服雖然厚實,卻並非名貴料子。
這足以說明他們簡樸,未貪墨錢財,搜刮百姓。
克己復禮,堂堂正正,對自己是如此,那想來對商人們,只會是按規章辦事,收買不來的。
商人不怕你當官的貪點小錢,只要肯行方便,願意花錢上下打點。
往往是這種不講情面的,讓他們非常難辦。
因為朝廷重農抑商,對商人,尤其是走南闖北的行商,有諸多規矩和限制。
比如進城要繳納各種費用,對所有貨物,商隊人員一一進行盤查,最後出具可行商的條成。
這一套流程下來,耽誤的時間就長了。
且沒過一個縣城,一座府城,都要如此,實在繁瑣又耽誤時間。
花錢沒關係,你提高辦事效率啊!
可縣衙才幾個人,平時要忙各種事,衙役們要巡邏,要勸課農桑,要辦案,還要阻止徭役,一縣城的事務壓在十幾人身上,搜檢商品的事自然就只能排隊。
人家不是故意為難你,可只要堅持按流程辦事,一個地方耽誤十天半個月都是常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