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綜武俠] 我靠武俠主角打通副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沒仗打時基本駐紮在北地,防守北齊南下。

第二支大軍是驍衛營,由勛貴衛國公府掌管,防守的是西邊西涼。

驍衛營屬世襲,歷代由衛國公掌管,人數不超過五萬,但都是精銳,鐵騎盔甲一律由工部特製,與其他軍制都不一樣。

一來現實驍衛營的特殊,二也是防備。

第一任衛國公是南楚太祖的結義兄弟,兩人一起打天下,最後一個當上皇帝,一個是世襲罔替的衛國公,常年駐守西部邊陲。

說一句大不敬的話,衛國公府的駐地衛涼城,其實就是國中國。

衛國公一手掌握了衛涼城稅收,軍事,民生,要不是位於西部邊陲,資源匱乏,需要依靠南楚朝廷提供軍需物質,就算獨立出去也沒問題。

為了限制衛涼城的發展,南楚規定,城內只有軍戶,無普通平民,且驍衛營無詔不得外出。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西邊有驍衛營防守,還能被西涼連下五城,而楚帝不怪罪,還要派賀蘭將軍前去作戰,而不是就近調遣。

是因為不信任!

第三支軍隊就是皇帝手裡的禁軍了,護衛皇城,始終在建安附近,沒什麼好說的。

因南楚皇帝對衛涼城和驍衛營的防備態度,朝廷上下有志一心,把防備驍衛營當成政治正確。

因此驍衛營出現在這裡,濟陽縣令自然臉色大變。

「這這這......驍衛營無召不得外出,他們怎麼敢的?衛國公府這是要謀反!」縣令哆嗦著嘴唇,不敢置信自己看到了什麼。

文管事嘆息一聲,「或許是缺錢吧,衛涼城苦寒,將士們日子不好過,這些財貨......」

說來皇帝也是狗,給驍衛營特製的盔甲,武器和馬鞍馬鐙,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驍衛營,表現得非常特殊,以及看重。

可實際上,他們的糧食和布匹每年都嚴重不足!

衛國公府要養五萬人的軍隊,耗費巨大,偏偏有言在先,衛家掌了軍權,又有衛涼城的稅收,就不能從事商業,工匠等其他來錢的產業,從源頭上掐斷了他們賺錢買糧,自己製作武器的可能。

且還不能縮減軍隊人數,世襲罔替的招牌,就是用世代鎮守西錘換來的。

衛涼城內沒有普通平民,除了一些商販,就是將士及其家屬,還土地荒涼,無法種植,能有什麼稅收?

勉勵維持這樣一支軍隊,已經是衛國公府竭盡全力了。

他們自然要自救,總不能耗死吧?

於是與皇家代代聯姻,就成了必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