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才幾個也幫忙拿著東西,於會計一聽是蘇令儀的朋友,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兒,罪魁禍首在這兒呢。
「行了,上去吧。」
盛情難卻,姜靈只得在李月紅噴火的目光中又一次坐上了驢車。
一回生二回熟,雖說屁股能顛成八瓣,但是不用走路怎麼都是值得的。
至於那個李月紅,也是冤家路窄,偏偏跟姜靈他們分到一個村里來了,姜靈毫不懷疑,以後這同志還得搞么蛾子。
不過沒關係,靈姐最不怕的就是么蛾子,不然在鄉下的日子得多寂寞了。
至於眼下,看起來很刺頭的李月紅屁都不敢放一個。
好在榆樹村離著公社不算太遠,大約七八里地,走了四十多分鐘也就看到村子了。
一路上錢玉書將村裡的情況講了講,知道在他們這些人來之前已經來過好多波的知青了。但這麼多年過去有知青組合結婚了,也有跟當地人結婚的,也有回城的。現在知青點不算他們總共還有八個男知青和六個女知青。
知青都住在村口的一個大院裡,是曾經一個地主家的別院,作為知青點,男女知青都住在那裡。
至於工作,知青和本地居民一樣,要下地幹活掙工分,不掙工分就沒飯吃。
一直沉默的李月紅突然問道,「那政治工作呢?」
錢玉書一愣,「什麼政治工作?」
李月紅嚴肅道,「就是批判那些臭老九什麼的。」
「哦哦,臭老九啊,我們村里也有,不過他們就養牛養豬什麼的,批判啥啊。」說著他笑了起來,「你還打算去豬圈批判他們呀。」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首都來的知青最清楚李月紅說的政治批判是什麼了,說實話心裡都不太痛快。
但這會兒大家情況不了解,便沒再理會李月紅。
李月紅得個 沒臉哼了一聲,沒再開口了。
關於榆樹村名字的由來,在錢玉書同志的科普下也都知道了:因村西有棵大榆樹,故名榆樹村。
很隨性,也很貼切。
正值傍晚下工的時候,村里路上人也多了。
驢車到了村中央,於會計喊了一聲,「知青來了。」
第32章 找媳婦不能找這樣的
已經到了76年,知青下鄉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下了工的社員除了幾個愛湊熱鬧的,大家寧願趕緊回家休息去。
不過有人發現了不同,「呀,今年來的女知青有點多啊,足足有四個呢。有一個看著似乎身體不太好啊,病歪歪的。」
眾人忙往後頭看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