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說
下周三前寫滿3w字終於可以申榜了,好久沒有上榜單,求收藏求海星求評論呀!
*赫勒先祖傳說靈感來源為《蒙古秘史》開篇記載:「蒙古人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蒼狼)和妻子豁埃馬蘭勒(白鹿)一同過騰汲思海(貝加爾湖)來至斡難河源頭的布爾罕山前住下,名巴塔赤罕。」文中已架空魔改與現實無關,沒有任何不尊重少數民族同胞的意思(鞠躬)
第10章 試用馬鞍
未經謝晏允許又抱了他的後果,就是繼續被懲罰睡在地上。
不過對於阿斯爾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甜蜜的情趣。
他誠懇地認錯後,面上仍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仿佛在說「我知道錯了,但下次還敢」。
但伸手不打笑臉人,謝晏也拿他沒辦法,只催著他去命匠人們按照圖卷上的樣式趕製馬鞍、馬鐙和馬蹄鐵。
那負責營造的老匠人拿到這圖樣後也是兩眼放光,花白的鬚髮顫抖,雙唇蠕動念叨著「為什麼我沒想到」、「天可敦」、「神佑赫勒」之類的話。
當即帶著手下的工匠們熱火朝天地干起活兒來,心中發誓定要把這東西做好,必不讓可敦失望。
謝晏只是把現代鞍具的模樣和材質原樣默畫下來,紙上談兵的成分居多,到了實際製作中,仍需結合赫勒工匠的經驗與智慧。
眼光毒辣的老匠人看得出這馬鞍的原理,請求首領牽來愛馬蘇布達,摸過馬骨後才為它量身定製。
前後鞍橋內側的形狀要分別貼合馬兒的肩膀後側和第十八根胸骨的位置,中間的鞍板則要與馬的脊柱輪廓吻合。
他們先用樺木砍出鞍橋和鞍板的雛形,燻烤烘乾後將幾個部件嚴絲合縫地鉚在一起,形成鞍梁;而後仔細削砍雕出鞍子的形狀,打磨拋光再貼上一層牛皮,中間縫上毛氈做成鞍墊,便是一個完整的高橋式馬鞍了。
馬鞍的前部與轡頭相連,兩側有皮質的鞍裙,垂下固定位置的肚帶與留給馬鐙的系帶,為了防止磨傷馬腹的皮膚和塵土飛濺,還加上了氈布做的障泥。
嫻熟的工匠們日夜不休,也花了三個晝夜才將這第一副完備的馬具製作完成。
因是做給首領與可敦的物件,這套馬具不僅做得適體實用,還裝飾得頗為漂亮,鞍橋上雕刻了惟妙惟肖的狼首做為鞍角,用作障泥的氈布上也繡著祥雲與鹿紋。
給蘇布達裝備上後,更顯得這高大的白馬兒英武神駿。
不僅謝晏看著滿意,它自己也很是臭美的樣子,剛釘上簇新蹄鐵的馬蹄在地上有節奏地踢踏,發出比以往更清脆的聲響。
謝晏一走近,它便主動低下頭來討要撫摸,仿佛在邀請他「試駕」。
「好姑娘。」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