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關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謝晏曾經玩過帆船運動,對風帆的原理倒是略知一二。

氣流經過風帆產生的升力和側向力可以推動船隻前行,原始的固定帆只能接受順風,逆風時就很難航行。

若改成活動帆,再多加幾幅帆面,用繩索來控制升降和受風面的朝向,便能在任何時候揚帆起航了。

至於槳輪,還可以進一步改良,做成「螺旋槳」。

螺旋槳的優勢在於能夠通過改變葉片的角度,也就是「螺距角」來改變其在水中所受到的升力,以達到既能推動船隻前進,又能讓其停止或後退,提高操作的靈活性。

不過在動力上,還是必須依靠人力或畜力,除非能搞出蒸汽機來。

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蒸汽壓力推動活塞,通過機械裝置轉化成其他形式的動能,但真要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謝晏其實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要做蒸汽機,首先要有發達的鋼鐵製造業作為基礎。

無論是鍋爐、管道還是氣缸、活塞和曲軸、安全閥等等配件,都需要更高質量的鐵,甚至是不鏽鋼來確保性能,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再往後排排隊吧。

目前的動力也暫時夠用了,謝晏記得有一種龍骨結構,可以提升船舶的穩定性,防止翻覆,便也一併把還有印象的部分畫下來,交給工匠們自行研究。

烏瀾江橫貫整個可達爾草原,上游湍急,中下游平緩,在平原地帶用船來運輸物資,比馬要方便,速度更快,運量也更大。

達拉赫勒若能改造出更先進的船隻,戰時可以運送軍需,將來也可促進貿易發展。

沿海地區的海灣還很適合做港口,在更遠的未來開展海外貿易,指不定還能發現個新大陸呢!

想到這裡,謝晏便仿佛看見海的另一邊,土豆玉米紅薯正在向自己招手,忍不住露出神往的笑意。

海拉蘇曾說他們常受海盜的侵擾,謝晏尋思著,又動一動手指,在戰船的圖樣上往船身兩側加了一排炮口。

等他的火炮造出來後,就能直接裝上去,給這些海盜來點降維打擊。

航海必備的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指南針。

謝晏穿越過來時降落傘包裡帶了一個,這次出行也揣在了身上,正好用來給匠人和船員們演示。

指南針的重點在於磁石,磁鐵礦常與黃銅礦或赤鐵礦伴生,以聖山中礦藏的豐富程度,應該不難找到。

只需把天然磁鐵石磨成梭形的針狀,在磁針的重心處開鑿一個小孔,用軸將其固定支撐在寫有方位和刻度的圓形木質盤底,就是一個最簡便的「旱羅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