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耳里聽著徐階和嚴世蕃爭論,目光卻被小皇孫吸引。
一歲半的小傢伙,聽內閣大臣吵架卻聽得津津有味。隨著嚴世蕃和徐階你一言我一語,他的眼睛轉來轉去,好像真能聽懂似的。
嚴世蕃說話的時候,朱翊鈞就皺著眉,嘟著嘴,很不耐煩。徐階說話的時候,他就仰起頭,一臉茫然的望著徐閣老。
徐階娓娓道來:「新修河道朝廷要多花幾十萬白銀,人力、時間更不必說。這幾年天災頻發,宮裡幾次失火,三大殿需要修繕,各處宮門損毀嚴重,南邊北邊連年征戰,這些都需要大把的銀子,朝廷過度開支,國庫入不敷出……」
嚴世蕃打斷他:「你少在這裡東拉西扯,現在說的是河道治理的事,你扯什麼修宮殿的事?秀宮殿也是工部的事,不牢徐閣老費心。」
嚴世蕃打心眼裡就看不上徐階,看他的眼神和看殿門口的太監差不多。
徐階說話仍是不疾不徐,很給嚴氏父子面子:「潘季馴乃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雖不是工部官員,但也是奉皇上之命輔佐朱大人治理黃河水患。他也在決堤的黃河段實地考察,奏疏分析有理有據,未必沒有參考價值。」
「你……」
潘季馴是大明朝的官員,皇帝派他去輔佐朱衡,你嚴世蕃質疑他,就是質疑皇上,還有什麼話說?
嚴世蕃被他噎得啞口無言,氣得差點原地爆炸。
他轉頭去看嚴嵩,希望他爹這個內閣首輔站出來說兩句,但嚴嵩已經八十多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嚴世蕃都快以為他睡著了。
嚴嵩卻是已經很老了,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反應遲鈍,處理不了太複雜的事情。
朱衡並非嚴氏一黨,嚴世蕃之所以力挺他新修河道的主張,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
新修河道比疏浚舊渠預算高多了,朝廷要撥出更多銀兩給工部。按照嚴世蕃以往的經驗,工程干到完美無瑕,也只花七成左右,勉勉強強幹完,還能再省兩成。再狠狠心,搞個豆腐渣工程,三成足以。
這剩下來的,最終也都會落入他們嚴家的小金庫。
朱翊鈞見嚴世蕃敗下陣來,嘴角咧開,差點拍手叫好,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看著比吵架吵贏了的徐階還高興。
其實小傢伙根本聽不懂他們在吵什麼,只是他高高興興來這裡找皇爺爺,剛跑到大殿門口,就被嚴世蕃一嗓子嚇得打了個哆嗦。
再加上嚴世蕃生得肥頭大耳,面目猙獰,還瞎了一隻眼睛,實在不符合小皇孫的審美,所以在朱翊鈞的心裡,就把他劃到了不喜歡的那一類。
反觀徐階,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也不難看出,他容止若思,言辭安定,氣質出塵,年輕時一定是個氣度不凡的美男子。
就算是和嚴世蕃吵架,徐閣老也一直保持著謙謙君子的氣度,顯得暴跳如雷的嚴世蕃格外滑稽。
就連朱翊鈞這個一歲多的孩子,也對他心生好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