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後面是一面屏風,將分為前後兩個區域。屏風上有字,看起來是一篇文章。
嘉靖問朱翊鈞:「知道上面寫的什麼嗎?」
朱翊鈞不識字,茫然的搖頭:「不知道。」
嘉靖笑道:「皇爺爺教你背過的。」
這下小傢伙知道了:「是《道德經》。」
嘉靖給他起了個頭:「天下皆謂我道大,大而不肖。」
朱翊鈞便接著往下背送:「天下皆謂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恆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在他們身後,站著一群前來恭賀皇上喬遷之喜的大臣。從內閣大臣到六部九卿官員,都躬身頷首,安靜的站在殿內,聽一個稚童背書。
朱翊鈞已經三歲了,雖然仍是奶聲奶氣,但說話吐字比以前清晰許多。這麼長的一段話,一口氣背下來,竟也能聽出些抑揚頓挫。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其後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以慈垣之。」
在場許多不長在御前走動的官員,這也是第一次聽朱翊鈞背誦。聽完之後,總算明白了,嘉靖不喜歡兒子,篤信什麼「二龍不得相見」,卻唯獨對這個皇孫隆寵至極。
今時今日,有資格站在這裡,至少也是進士出身,甚至大多數都是庶吉士。年少之時,都能稱一聲遠近聞名的神童。
但和眼前這位小皇孫比起來,似乎也還差點意思。一個三歲的孩子,雖然不識字,但《道德經》隨便哪一篇,只要給他起個頭,他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朱翊鈞背完,嘉靖也甚為滿意:「背得好!」
他轉過身來,看向群臣:「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
諸位大臣心下一驚:好傢夥,原來「我恆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是皇上對自己的約束和警醒,是在約束和警醒他們。
大臣們還沒說話,旁邊朱翊鈞先開口了:「記住了。」
嘉靖面色一沉,還未開口,大臣們齊刷刷跪了一地:「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朱翊鈞站在皇爺爺身旁,仍舊一臉懵懂。他既不懂這段話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為什麼皇爺爺要讓大臣們記住這段話。
反正他是記住了,記得非常牢固,在今後的許多歲月里,時常會回想起今日這一幕。
在萬壽宮的後殿,是嘉靖留給朱翊鈞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面闊五間的宮殿,有明間,左右次間和梢間,寬敞舒適、通透明亮。左邊作為寢殿,是朱翊鈞平時生活休息的地方,右邊布置成書房,留給他讀書學習。
正殿外是一處獨立的院落,開有宮門方便進出。左右兩邊是側殿,留給太監們居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