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嘉靖怒殺楊選,不解心頭之恨,欲要治罪兵部尚書楊博,徐階極力保全,嘉靖又念及他以往功績,這才饒了他。
朱翊鈞養在皇城之中,天子身側,那是整個京師最安全的地方。
他還太小,對於戰爭並沒有什麼清晰的認知,但周圍太監臉上的惶恐,皇爺爺眼中的憤怒,他卻真切體會到了。
戰亂之後,天災接踵而至,端午汛淹了新安半個縣,在福建地區橫行的除了倭寇還有蝗蟲,京師郊外剛走了韃靼,又來了旱災。
嘉靖感受到了力不從心,徐階卻不容他多想,一樁一件,都替他計劃得明明白白,搶險救災,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免除災情嚴重地區的賦稅。等眼下的困境解除,再新修河堤,治理蟲害。
自從嚴嵩倒台之後,眼看國庫有了點余錢,這下又要花得一分不剩。
徐階一改往日的溫和,態度很是強硬,該花的銀子就得花。又是戰亂,又是天災,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朝廷又不作為,那不是逼著他們造反?
不該花的,一兩銀子都別想亂花。什麼修宮殿,修道觀,設齋醮,煉丹藥……想都不要想。首輔大人不批准,皇帝啥也幹不了。
聽話的已經被趕走了,就剩這個不聽話的,但不聽話的他踏實幹活兒,嘉靖也沒有辦法,只能把自己變成聽話的那個。
他玩弄了一輩子權數,老了才發現,先是嚴嵩,後有徐階,竟是他自己被兩個大臣拿捏住了。
這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朱翊鈞努力做夢,想要再次夢到那位火德星君。
然而,一覺醒來,他把自己累得夠嗆,卻並沒有見到什麼神仙。
不過,此日清晨,京城下了一場大雨,京郊的旱情倒是緩解不少。
韃靼會離開,天災也會過去,人們的生活還要繼續。
入夏的時候,裕王服送來一件道袍,說是裕王妃親手縫製,用的還是宮裡賞賜的錦緞。
嘉靖看了喜歡,還當場試穿了一下,對兒媳婦的這份孝心,非常滿意。
這麼多年,他那兒子就沒這個眼力勁兒。見到父皇,總是唯唯諾諾,連句吉祥話兒都不會說。
嘉靖問裕王妃要什麼賞賜,國家才受了災,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王妃什麼也不要,只求父皇恩裳,讓世子回王府小住幾日。
這也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嘉靖高興,一揮手:「准了。」
臨走前,朱翊鈞還專程過來囑咐他的皇爺爺:「你不用來接我啦,我自己會回來的。」
嘉靖板著臉瞪他:「誰要去接你了,你不回來,朕倒是落個清靜。」
朱翊鈞說:「那好吧,我多玩幾天。」
「早些回來,你不讀書了?」
朱翊鈞說:「我已經讀完了《論語》,張先生說我還小,要適當休息才好,這叫勞逸結合。」
嘉靖說了一句,他說了一堆,這小嘴是越來越能說會道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