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隆慶拍拍他的小屁股:「你是朕的兒子,是朕的太子,她們加起來也不能跟你比,在父皇心裡,誰也不能跟你比。」

朱翊鈞靠在他的肩膀上,雙手摟著他的脖子:「我搬去了清寧宮,也會每天回來看你的。」

「好好好,父皇知道你最乖。」隆慶摟著兒子,怎麼也捨不得放手,「到了清寧宮,也要好好讀書,知道了嗎?」

「我會的。」

「那個徐……」

隆慶卡住了,沒記住名字。但他兒子了解他,知道他說得是誰:「徐渭,是徐渭。」

「對,徐渭。」隆慶說道,「你一直想讓他給你將兵法,你搬去清寧宮,正好,就讓他來給你上課吧。」

朱翊鈞這才從他身上下來,退後一步,給他行了個禮:「兒臣謝父皇隆恩。」

「起來起來,今日陪父皇用午膳。」

「好!」

徐渭的殿試策對朱翊鈞看過,想法很新穎,也很超前,他很喜歡,但是內閣諸位閱卷官不喜歡,因此,他的名次並不算好,只是三甲同進士出身。

按照這個成績,進翰林院是沒什麼希望了,他只能和大多數人一樣,先去六部觀政,再外派做官。

但他是皇太子看重的人,這些步驟都可以省了。二甲前幾名還得選作庶吉士,再學習一段時間,再授予官職。而他,可以直接給太子當老師。

當然,他的官職並不大,只是詹事府一名小小的主簿,從七品而已。

徐渭並不在意這些,從前年胡宗憲九死一生,卻被朱翊鈞救下之後,他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的命運也因此改變。

回到山陰老家,他的心態也由此轉變,他考科舉的目的就是為了成為朱翊鈞的老師,當不當官,當什麼官,他並不在意。

朱翊鈞要學的太多,時間都有些不夠用。上午張居正來給他上課,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變的。清寧宮旁邊不遠就是文淵閣,走兩步就到了,比起以前在乾清宮,要方便了許多。

朱翊鈞把下午的時間掰成了兩半,一半學習兵法,一半學習武藝。反正李良欽和徐渭主要工作就是給他上課。一早就從東華門入宮,聽從他的安排。

既然是講兵法,那也不能只講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等等,該講的都不能落下。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廟算,即是出征之前,於廟堂之上,君主與大臣的謀劃。」

朱翊鈞坐在書案後面,《孫子兵法計篇》,這是徐渭正式給他講的第一堂兵法課。

徐渭平時看著瘋瘋癲癲一小老頭兒,換上一身常服給朱翊鈞授課,看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

「《商君書??戰法》有言:若其政出廟算者,將賢亦勝,將不如亦勝。殿下可知其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