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指的是柱子上刻的一行字:「小時候我不識字,現在我認識了,這上面刻的是『徐階小人,永不擢用』。」

「這應該是我皇爺爺讓人刻的吧,可是你們翰林院修《世宗實錄》才開了個頭,我也查不到此事原委,徐閣老給我講講吧。」

「……」

大火燒了大半個萬壽宮,偏偏沒有燒毀這根柱子。修繕宮殿的時候,資金和木材本就不足,為了節省和儘快完工,這些依舊保存的柱子就重新上了漆,繼續使用。

徐階也沒想到,這兒還刻著字呢,世宗一開始,對他竟然是這個印象。

「唉!」徐階嘆一口氣,他即將卸任,卻不知這位皇太子邀他來西苑,竟是為了給他看這個。既然他這麼好奇,哪也不妨提一提那段往事。

「嘉靖就年,討論文廟祭祀,時任內閣首輔張璁主張將孔子像改為木製神主,「大成至聖文宣王」封號改為先賢先儒。」

「我極力反對此事,張璁卻說我背叛他,可我從來沒有依附過他,何來背叛?」

朱翊鈞問:「那後來呢?」

「後來,我從翰林院編修貶到了延平府做推官。」

朱翊鈞皺眉:「這個懲罰可夠重的。」

翰林院編修,那就是內閣預備役,延平府推官,搞不好要提前告別官場。

後來的事,朱翊鈞有所耳聞。世宗為莊敬太子挑選東宮僚屬,夏言不計前嫌,推薦了徐階。

徐階說道:「想來,這些字,便是那時刻上的。」說到這裡,他停頓片刻,又說道,「想來,先帝彼時應是被讒言所蒙逼。」

他不能說世宗的不是,也不能承認自己是個小人,於是,巧妙的把責任都推給了張璁。意思是,張璁在世宗面前添油加醋,才讓世宗對他有所誤會,刻下這些字。

至於世宗為何食言,那也與徐階後來的轉變有關。他從一個直言不諱的年輕人,變得溫和、順從、討好、折服,用懷柔的手段達成目的。

朱翊鈞說:「或許,皇爺爺是想用這種方式記住你吧。」

他將牌匾恢復原樣,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對徐階說道:「咱們走吧,這個時辰,皇爺爺該回來了。」

「……」

說著,朱翊鈞就快步走出了大殿。徐階跟在他身後,隱隱明白了他這麼說的用意。

大殿外,日頭依舊毒辣。朱翊鈞招呼太監:「快快,把紙傘給徐閣老,仔細中暑了。」

出了萬壽宮,前面不遠就是無逸殿,那曾是內閣的直廬,徐階最熟悉的地方,朱翊鈞卻是第一次來。

走進殿內,朱翊鈞一眼就看到了牆上寫的字:「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

他問徐階:「這是徐閣老寫的吧。」

「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