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戚繼光上任不久,又向隆慶呈上《練兵條議疏》,詳細指出邊防軍「雖多亦少之原七,不練之失有六,雖練無益之弊有四」,提出加緊招募新兵、專事權等對策。薊遼總督譚綸也上疏朝廷,贊同戚繼光的說法,內閣張居正、高拱全力支持,隆慶也當即批准了他們的請求。

這件事讓朱翊鈞高興了好幾天,事情總算有了最好的結果。

馮保卻提醒他:「殿下,這只是一個開始。」

「我知道,朝廷要讓戚將軍沒有後顧之憂,每年必須向他提供充足的軍費,這才是最困難的,但事情畢竟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不是嗎?」

馮保點點頭:「殿下說得對。」

明朝畢竟是個農業社會,靠老百姓種地養龐大的軍隊,鋤頭揮出火星子也未見得能行,百姓都是血肉之軀,也要吃飯的,這點糧食產量,本就捉襟見肘,每年還大笑天災不斷。

商業倒是來錢快,多開幾個港口,多和外國人做生意,白銀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內市場,但這除了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加速滅亡,沒有任何益處。

歸根結底,商業行為只是倒賣商品,沒有產出,不管是資本主義萌芽,還是工業革命,大前提是保證農業生產,尋找和改良糧食作物,保證全國一億人口都能填飽肚子,才能讓大家一心一意去搞錢。

每次負責江南織造的太監、東南沿海的鎮守太監、守備太監回京述職,馮保都會私底下宴請他們,向他們打聽,有麼有聽過土豆、白薯、紅薯一類的作物,並請他們回去之後,幫忙向出海的商人,前來互市的外國人最好,向他們打聽一下,能從海外引進最好。

很遺憾,這事兒一直沒什麼音訊。

三月份的時候,隆慶又要選秀女,並且派出他身邊幾個大太監,去江南為他遍尋美人,年紀在十一到十六歲之間,稍有姿色,都送進宮來選秀。

朱翊鈞遠遠地看著聚集在廣場上的女孩子們,有的甚至還沒有他高,看起來瘦瘦小小的,雖然不知道實際年齡是多少,但感覺比他還小。

他指著其中一個看起來最小的:「這……也是要選給我父皇做娘娘的嗎?」

馮保跟他一樣,看得於心不忍:「也不一定選得上。」

朱翊鈞說:「別不一定呀,」他轉過頭來看著馮保,「大伴,還有陳炬。我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我以後不想在宮裡看到這個女孩子,讓她回家去。」

選秀是藤祥帶著手底下的人在操辦,不管他們的事,他們沒有立場插手。

陳炬知道他們這位太子殿下心地善良,見不得人間疾苦。但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東宮,東宮去干涉皇上選妃的事,這實在逾矩。皇后位居中宮,後宮的事正該管的,但都沒管,東宮怎麼管?

「殿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