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問道:「見欽天監監正做什麼?」
朱翊鈞笑道:「看看需不需要救護呀。」
隆慶說:「行,那你就替父皇見見吧。」
皇太子見欽天監監正,這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作為唯一能與「天」溝通的機構,對「天意」擁有唯一解釋權,參政是大忌。
隆慶一向遲鈍,又寵溺兒子,並不介意這些。
中國對宇宙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稱為「世掌天文之官」。之後,歷朝歷代,都有類似官職,只是名稱不同,主要職責都是:「掌天時、星曆,凡歲將終,奏新年曆,凡國祭祀喪娶之事,掌奏。」
在明朝,這一機構就稱作欽天監。
與朝廷其餘諸司不同,因為不參政,欽天監也不需要通過科舉選拔,而是通過世家傳承,子承父業,且改遷他官,非特旨不得升調、致仕。
若民間有這方面特別突出的人才,也可破格錄取。嘉靖年間,一些官員為了討好世宗,推薦許多道士充任欽天監。
當日午後,欽天監監正就來了清寧宮。此人名叫楊宏亮。
楊宏亮並非只身前來,他身後還跟了個非常年輕的欽天監官員,叫楊汝常,是欽天監天文科從九品屬官,職掌觀察晴雨風雷、雲霓暈珥、流星異星等天象及氣候。
欽天監監正面見皇太子,卻帶了個從九品的芝麻官,從姓氏就不難看出,他們是父子。
楊宏亮一進入清寧宮的正殿,就帶著兒子給朱翊鈞行了個大禮,叩謝皇太子當年救命之恩。
朱翊鈞連他的面都未曾見過,白白得了楊家這麼大個人情,怪不好意思,想了想,要不就給賜個坐吧。
他這次把楊宏亮叫來,主要是詢問日食之事。
「楊大人,日食是如何預測的?」
「回殿下,大明現行曆法源於前朝授時曆改良後的大統曆法,以及來自西域的回回曆法相結合。此二種曆法都有詳盡且嚴密的日食、月食推算。」
他還給朱翊鈞大致講了講推算過程,黃道與白道的交點,月亮運行的區間,最後得出結論:「因此,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
朱翊鈞說:「這個我知道,在這一天,月亮會走到太陽和地球之間。」
自從馮保給朱翊鈞講過哥白尼的日心說,他就明白了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的運行規律。
他又看向馮保,調皮的眨了眨眼:「一切問題都是數學問題。」
說完,他回過頭來,正好看到楊宏亮身後的楊汝常欲言又止。
朱翊鈞說道:「所以,你們一開始預測的是正月初二,那為什麼現在又改成了正月二十九?」
楊宏亮神色尷尬:「相比月食,日食的推算更為複雜。況且,咱們的曆法已經沿用兩百年,與最初相比,相差甚大。」
朱翊鈞問道:「所以,咱們現在的曆法不能用了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