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重新啟用胡宗憲,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徐渭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副使,協助胡宗憲負責團練鄉兵。
徐渭生性放蕩不羈,這也是他曾經屢考不中的原因,後來因為朱翊鈞,勉強中了個進士,一直盡心教授朱翊鈞兵法,也沒有什麼別的仕途發展。
他也不在乎,每日過得隨心所欲,給朱翊鈞講課,除了謀略,也教他書法、繪畫、詩詞……時常拿宣德皇帝作比較,要把他培養成像宣宗那樣文治武功,樣樣精通的皇帝。
朱翊鈞也確實聰明,不但兵法謀略學得好,在徐渭的影響下,詩詞書畫樣樣精通。最喜歡畫他的貓,房頂上的霜眉、海棠樹下的霜眉、荷花池畔的霜眉、眯著眼打呼嚕的霜眉……
這隻貓已經十多歲了,在他的精心呵護下,毛髮依舊光亮,能走能跑,身體倍兒棒。
現在徐渭要走了,雖然是朱翊鈞自己給他安排了新的任務,但仍是頗為不舍,拉著他的手:「徐先生,你若不想……」
「想!」徐渭不等他說完,就打斷道,「臣,已有數年未回山陰,能回到家鄉為百姓謀福,實現濟世安民的抱負,正是臣之所願。」
「額……」朱翊鈞看著他,喃喃道,「你倒是沒有半分不舍。」
「陛下天資卓絕,六年來,臣已傾盡所學,再無可授。」
朱翊鈞明白,他去意已決,況且,也是自己需要他為朝廷效力的時候,便也沒再說什麼。
不過,徐渭倒是覺得,有一樣,他還沒來得及教給朱翊鈞,或者說,以防帝王貪圖享樂,刻意沒教的,就是他在戲曲上的造詣。
臨走前,他將自己所作的《南詞敘錄》及雜劇《四聲猿》、《歌代嘯》、《雲合奇縱》,和他給一些古書所作的注釋、自己的詩詞集、佚稿,書畫作品一同留給了朱翊鈞。
聽說徐文長要走,李良欽也向朱翊鈞表達了去意。
李良欽捋了捋蒼白的鬍鬚:「老臣畢生修習荊楚劍法,陛下早已掌握其精髓,只需每日勤加練習,必能抻筋拔骨,強健體魄。」
習武自然是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精進武藝。但朱翊鈞貴為天子,讓他實踐那就等於讓皇上涉險。皇上身邊有禁軍,有錦衣衛,可不能涉險。能強身健體,關鍵時刻自保足矣。
李良欽又道:「老臣今年八十有三,來京伴駕已有八年,甚是思念家中子孫,懇請陛下批准老臣與徐先生一同返鄉。」
朱翊鈞看著李良欽,發現他雖然仍是精神矍鑠,但早已經鬚髮皆白。
人上了年紀,離家多年,思鄉之情分外濃烈。
他看起來雖然精神矍鑠,時常能和朱翊鈞有來有往過個上百招,但畢竟已經年八十,不年輕了,想要日後落葉歸根,也是人之常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