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勢險要,朝中許多大臣仍建議以招撫為主。但朱翊鈞冷笑一聲:「兩百年了,招撫要是有用的話,還能征剿11次都未能成功?」
「這個什麼阿家三兄妹,就是仗著地勢險要,朝廷拿他們沒辦法,才敢這麼肆無忌憚的造反。」
「什麼阿大王,阿二王,阿么妹,聽這名號跟戲台子上唱戲似的。這兄妹三人應該也沒正經學過兵法謀略,強攻不下,就智取。」
「當初怎麼平定韋銀豹的叛亂,現在就去怎麼平定這個僰侯國。」
「再不行,就讓殷正茂去。」
殷正茂雖是文官,打仗確實很猛,身為兩廣總督,平定古田叛亂之後,又馬不停蹄趕往肇慶,抵禦流寇的同時,還平定了周圍異族叛亂。
朱翊鈞和張居正主張團練鄉兵,抵禦外敵,兩廣地區正是由殷正茂負責。
他的思路太清晰了,決策也沒有問題,張居正只是對最後這個人選有一點異議:「石汀(殷正茂號)不能去,他要坐鎮兩廣地區,不可輕易調離。」
兩廣地區叛亂頻發,這麼多任總督,只有殷正茂能鎮得住,兩廣地區一日不安定下來,他就不能走。
朱翊鈞問道:「那讓誰去?」
張居正很快給出了人選:「劉顯。」
劉顯,狼山總兵,曾經與戚繼光、俞大猷一同在江南抗倭,也是一員猛將。
「好!」朱翊鈞笑道,「就派劉顯去。」
朱翊鈞雖未親政,但張居正事事都與他商議,也會認真聽取他的意見,說得好,從不吝惜溢美之詞,若是想得不夠周全,也會耐心的引導他。總之,在政事上給足了他參與感。
師徒二人的想法總能不謀而合,且愈發默契,重大事件,他倆商議之後就能做決定,事後再行向皇太后稟報。
皇太后也發現,朱翊鈞已經十四歲,讀書之餘,於國事上也能處理得遊刃有餘。
兒子聰明、懂事、有擔當,她這個老母親也沒什麼可操心的。
轉念一想,倒也不是完全不操心,現在有一件事,他覺得自己應該踢兒子操心了。
民間男子十六歲成丁,朱翊鈞小小年紀登極,也該考慮立後之事。
皇帝大婚不比民間,皇后人選要通過選秀,優中選優。從物色秀女,到確定人選,再到大婚至少也要一年多。
皇太后認為,現在就該著手去辦這件事。
為此,她專門把張居正叫來,商議此事。
張居正表面順從的聽著,心裡卻想,咱們這位皇上,年紀雖小,早就偷偷溜出宮去,招惹了一大片桃花,想必皇太后還不知道此事吧。
皇太后確實不知道,關鍵朱翊鈞招惹的那一大片桃花也不符合皇后的要求。
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訓》中規定,皇室婚配,無論男女,都得從民間選。
皇太后說了半天自己的想法,卻見張居正一聲不吭,便問道:「元輔以為如何?」
張居正向皇太后躬身一拜:「臣以為,陛下年紀還小,大婚之事不必操之過急,眼下當以讀書和國事為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