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張居正看重他的才能和武學,復用他領兵,不久後推薦給朱翊鈞,調往四川,平定僰人之亂。
不過,相比劉顯,朱翊鈞覺得他的兒子劉綎更有意思。
他當時看到劉顯的兒子第一個登上九絲城,擒獲阿大王,結合劉顯的年齡,還以為此人二三十歲,正值壯年。
直到劉綎跟在父親身後,進入文華殿面聖,他才發現,這竟然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一問才知道,劉綎生於嘉靖三十七年五月,也就比朱翊鈞大了一歲半。
他們竟然是同齡人!!!
在劉顯回京之前,關於他的封賞吏部和內閣就已經擬好了奏疏,提交給朱翊鈞。
朱翊鈞下旨,擢升他為南京都督同知,從一品。他兒子劉綎因軍功提升為雲南以東守備,但劉顯要去南京任職,劉綎年輕,應該跟隨他的父親多加學習,於是,改任南京小教場坐營。
之後,朱翊鈞讓劉顯去文淵閣向張居正述職,卻把劉綎留了下來。
劉綎站在原地,有些手足無措,不知皇上為何專程將他留下。
等劉顯退下,朱翊鈞便從御案之後繞了出來,走到劉綎跟前,發現對方竟是比他高了半個頭。
那日在王府別院,許多比他年長的少年,也不及他高。李承恩比朱翊鈞大兩歲,身高卻與朱翊鈞相仿。
這劉綎竟然高出他這麼多,肩寬腿長,身材壯碩,竟是比他足足大了一圈。
怪不得人家十六歲,已經憑藉軍功升官了,想必一定很能打。
朱翊鈞問:「平時讀書嗎?」
劉綎躬身、抱拳道:「回陛下,末將自幼不愛讀聖賢書,只愛鑽研兵書。」
朱翊鈞笑了笑,心道聖賢書我也不愛讀。嘴上卻道:「都讀什麼兵書?」
「《孫子》、《孫臏》、《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虎鈐經》這些都讀過。還讀過戚將軍的《紀效新書》。」
劉顯和戚繼光當年同在東南抗倭,也算得上舊相識,劉綎讀過他的兵書,也並不奇怪。
朱翊鈞又問:「平時用什麼兵器?」
劉綎答道:「刀槍劍戟都用。」
「你的武功跟誰學的?」
「跟我父親學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