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從隆慶五年開始,蒙古土蠻軍和朵顏兀魯思罕多次進犯遼東重鎮,總兵李成梁率部眾先後將其擊退。

去年,女真人奈兒禿率領部眾投降明軍,數月前,建州女真首領王杲的部下來力紅,追捕奈兒禿等人,後者又被明軍所救。

於是,王杲便在撫順馬市誘殺當地守備裴承祖和把總劉承奕,以及手下數人。

當時,李成梁就向朝廷上報了此時,內閣當即決定斷絕貢市。

李成樑上疏奏請征討王杲,這件事內閣和兵部仍在商議中,打仗畢竟需要花銀子,去年才花了兩百萬輛,搞定九絲城叛亂。朝廷和百姓還沒喘口氣,建州女真又來了。

打還是不打,朝會上,大臣們爭論不休。

朝廷已經決定斷絕撫順貢市,這對女真人來說,也是一種懲罰,沒必要非得征討王杲。

李成梁想打,那是因為他貪圖戰功。

朱翊鈞一貫主戰,在國防問題上,忍了一次就有第二次,這個教訓從倭寇到蒙古已經驗證過許多次。

但他心裡也清楚,休養生息,減少戰爭,大力發展經濟,穩固邊防,才是良性發展。

戰亂越多,花錢越多,財政赤字,增收賦稅,百姓越苦,邊防吃緊,蒙古人、女真人就越是頻繁進犯,惡性循環。

正在朝廷猶豫不決的時候,王杲又開始搞事情。

上個月,王杲以部眾遭困為由,勾結糾集韃靼土默特、泰寧等蒙古諸部落,本月初大舉進犯遼陽和瀋陽。

女真人勾結蒙古人一起進犯大明,這朱翊鈞忍不了,當即下旨,命遼東總兵李成梁領兵征討。

朱翊鈞和張居正商討此事:「王杲,這聽起來像是個漢人的名字,為何他又是建州女真的首領。」

張居正說道:「陛下有所不知,王杲女真名阿突罕,父親死後,由海西女真首領王台收養,巡撫遼東的御史見他聰明機靈,遂帶到撫順,並給他起漢名王杲。」

「王杲勤奮好學,很快就通曉漢語,還精通日者術,能推五星如神,且好為馬法。」

日者術是指觀測天象,推算日子,好為馬法是只精通兵法。

看來這個王杲很不簡單。

朱翊鈞問道:「那後來呢?」

「後來,王杲踞居馬爾墩和古勒山一帶,掌管百里水渡。糾集部眾,向來往商民勒索渡資,奪取敕書,收買皮張土貨,興造船隻,訓練兵丁。」

「很快,他就控制了通向遼東的水路,並聯絡建州女真各部,成為建州三衛的首領。」

將他帶至撫順悉心培養的那位御史早已經去世了,或許當初他的本意,只是見王杲聰明機靈,想要培養他,以此來牽制各女真部落。

這聽起來就是個「農夫與蛇」的故事,蠻夷之地,千萬年來,以遊牧、打獵和捕魚為生,不讀聖賢書,不知禮樂,不受教化,搶奪資源早已刻入了他們骨髓。你對他好,他非但不會感恩,還想把你擁有的好東西全都搶過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