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回來的火器,就布置在東南沿海地區,再陸續開放更多港口,我倒要看看,還有哪個倭寇敢來進犯!」
「不過,咱們也不能總買別人的。我聽說那些西洋人壞得很,如果他們也想進犯大明,不再賣給我們火器,那我們就只能任人欺負。」
「我們自己也要學著製作火器,不但要做,還要做得比那些佛郎機人、荷蘭人更好!」
「要他們聽到『大明』二字,只敢稱臣,不敢進犯。」
馮保看著他,既欣慰又感動,果然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先購買,再仿造,最後自研,這思路非常清晰。
鼓勵商人進口國家繼續的物資,當然不能只是嘴上說說,凡是要從利益出發,用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作為動力,讓大家切實行動起來。
鼓勵的方式要從進出口關稅制度上做文章,張居正準備明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清丈土地,而後就開始逐步在各地實行一條鞭法。
這只是田賦方面的稅收改革,戶部也可以著手開始完善進出口關稅制度,對於國家鼓勵進口的商品,給予一定關稅優惠。
至於具體的內容,戶部養著這麼多人,朱翊鈞就不管了。
張居正考慮到月港在千里之外,戶部不甚了解當地情況,憑著想像制定條例,若是與實際情況不符,很難執行到位。
這已經是月港開海第八個年頭,當地官吏也積累了許多經驗,於是,一紙調令,讓漳州府、海澄縣、市舶司派人進京,商議此事。
這天上午,日講完畢,朱翊鈞不知從哪兒摸出張紙,展開來,竟然是一張大明同行寶鈔。
這玩意兒好久不用,連張居正看著都覺得有點兒新鮮。
想當年,國庫一旦出現赤字,皇帝就下令拿著個當俸祿發給官員,實際情況是拿著一疊寶鈔,買不回來一斗米。
雖然在隆慶駕崩之後的那幾個月,國庫也緊張到發不出俸祿的地步,但張居正也沒喪心病狂到,拿一堆廢紙糊弄人。
當時的蘇木和胡椒差點逼得一名官員上吊,後來他派人去查了才知道,是馮保救了那人一命。
皇上為什麼忽然拿出一張一貫錢的大明通行寶鈔,該不會……
張居正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正要開口,朱翊鈞卻證實了他的猜測。
「我覺得大明通行寶鈔就很好,方便攜帶,最重要的是,發行多少,可以完全由朝廷決定。」
「陛下!」張居正趕緊阻止了他的危險想法,「萬萬不可!」
雖然如果流入大明的白銀數量激增,將會導致貨幣政策崩盤,那也是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大明通行寶鈔導致的動盪和不穩定,已經經過了時常驗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