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咱們長城修得還不夠長,不夠高,不夠厚?」
「那究竟要多長、多高、多厚才算牢固?」
戚繼光上任以來,一直積極主張修築長城,聽到朱翊鈞這話,他心裡有點慌:「臣當初奏請建三千座空心台是為了……」
朱翊鈞打斷他:「為了在敵軍進犯時,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消息。」
「你在長城外側設置了觀察哨隊,內側部署靈活性強的騎兵,這樣長城也算稱得上固若金湯,能夠抵禦蒙古人小規模侵擾。」
「可一旦被蒙古騎兵打開一處缺口,萬里長城也不過是形同虛設。」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於正面進攻古北口的同時,從黃渝溝掘長城而過,咱們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咱們認識到火器威力驚人,大力發展火器,蒙古人、女真人都一樣,他們也在長期進犯大明的過程中,總結經驗,不斷進步。」
「自古以來,不管是突厥、鮮卑、蒙古、女真……只要中原地區強盛,縱使沒有長城,他們也不敢大規模入侵。」
「太祖、成祖雄才大略,那時,只有咱們追著他們打,他們縱然南下之心不死,也不敢大規模進犯。」
「倘若中原地區衰落,縱使長城再長、再高、再厚,蒙
古人也只當咱們是小金庫,沒錢就來洗劫一番。」
「陛下說得是。」
戚繼光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有道理。兩百年過去,大明國力與日俱減,對於走遍蠻夷的威懾力也大不如前。
戚繼光多次上奏朝廷,加固長城,也符合大明此時的國情。
朱翊鈞又說道:「若我沒記錯,當年成祖靖難起兵,泰寧、福余和朵顏三衛也算立下汗馬功勞。」
朵顏三衛這幫蒙古人,並非黃金家族後裔,對北元勢力也沒什麼特殊感情,純純僱傭兵,誰花得起錢,就跟誰干。
漢人三歲識字,五歲讀書,他們三歲騎馬,五歲射箭,不講兵法,只管猛衝,悍不畏死,硬是幫著燕王把侄子從龍椅上拽了下來。
也正因為此,朵顏三衛的首領才有都督、千戶、白戶、指揮僉事等世襲的封號。
但這幫人畢竟只是無情的戰爭機器,沒有堅定立場,後來瓦剌崛起,拉攏並僱傭他們,後來在土木堡活捉英宗。
朱翊鈞問戚繼光:「戚將軍認為,應該如何處理董狐狸三人?」
戚繼光一時間也沒有頭緒:「人咱們已經抓了,至於如何處理,不如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董狐狸、長禿、長昂三人很快就被押送回薊鎮,譚綸正在總兵府等候,看到朱翊鈞並不意外,畢竟早已經和好兄弟戚繼光通過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