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說:「朕的事你就不必操心了,回去告訴張先生,朕自有計劃。」
「陛下,」王崇古道,「臣領命而來,一定要帶陛下回去。」
「朕若不跟你走呢?」
王崇古躬身:「那只能陛下到哪裡,老臣就跟到哪裡。」
「……」
最後朱翊鈞妥協了:「好好好,朕跟你回去,明日一早就啟程。」
於是,趁著月黑風高,他帶著人,跳窗從後院跑了。
王崇古看著他跑的,一把老骨頭,也追不上,只得嘆一口氣,吹滅蠟燭,睡了。
皇上武藝高強,連朵顏衛首領都能制服,他一介書生,也奈何不了他,想必張閣老也能理解。
朱翊鈞沿著延綏、永平,西到嘉峪關,從夏天走到深秋,一路看過來,朱翊鈞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在薊鎮、宣府、大同一帶,有戚繼光、郭琥、麻貴這樣治兵嚴明的將領,守軍紀律性、服從性和警惕性都特別高。
但越是往西走,越是遠離京師,守軍看起來就越是鬆散。在練兵這方面,許多地方的總兵都應該向戚繼光好好學習一下。
他在薊鎮呆了兩個多月,對於戚繼光手下各位副將也有所考察,個個有勇有謀,若都能將戚繼光的本領學個十之八九,以後提拔到各地擔任主將,也未嘗不可。
他還發現,西北風沙大,許多地方,城牆年久失修,風一吹,塵土飛揚,朱翊鈞想,這要是下一場大暴雨,非得衝垮了不可。
寧夏有一位副總兵名叫哱拜,是個蒙古人,此人與王崇古還有些關係。
他曾是蒙古一個小部落的首領,嘉靖年間住牧山後,經常偷盜邊民頭畜得利,後來投靠了辛愛。
據說,其人生性狡黠兇悍,黃台吉也頗為忌憚。後來,哱拜得罪了黃台吉的父兄,被追殺,走投無路只得投降大明。
那時,正是大明與草原諸部衝突最激烈的時候,邊境三天兩頭被蒙古人侵擾。
時任寧夏巡撫的王崇古接納了哱拜,奏請封為游擊將軍,並採取以夷制夷之法,從俘虜的蒙古人中,挑選願意投降之人組建精銳騎兵,建立衛隊,由拜統領,號為其家丁,對抗蒙古。
哱拜善騎射,武藝絕倫,其衛隊也都是亡命之徒,因而屢立戰功,經常受到封賞。後來,經過王崇古和總督石茂華先後奏請,又加封他為副總兵。
因為是蒙古人的緣故,哱拜自受封以來,從未進京述職,朱翊鈞只聽過他的名字和事跡,從未見過此人。
這次見到了,卻讓他的心中不免有諸多顧慮。
雖然,朱翊鈞還不大了解這個哱拜,但馮保一聽到這個名字整個人都精神了。
二十年後,此人七十歲,本來已經致仕,安安心心養老。卻因為一個人的出現,逼不得已,成為萬曆三大證的主角之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