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心道:「我見過,不就是長頸鹿,動物園裡多的是。」
朱翊鈞懶得跟他扯閒篇,低頭繼續看地圖。這份地圖是他出門的時候,從宮裡帶出來的,全國各地,重要的府、縣均有繪製,甚至還畫出了南洋許多島嶼和國家。
朱翊鈞的食指落在蘇州府的位置,一直向南,沿著大海畫出一條航線,直至一個標註「爪哇」的島嶼。
隨後,他的手又落到那條起點在雲南,貫穿緬甸的麗水上,最後落在了入海口,往下一輕輕一滑,正是爪哇島。
對比兩條航線就不難發現,從緬甸出發到南洋,比從劉家港出發,路程要短一些,越往西邊走越短。
朱翊鈞太聰明了,馮保什麼也不必說,他自己通過觀察和分析,就能有重大發現。
緬甸的重要性,遠不止增加一點國土面積那麼簡單,而是這條,在當地名為伊洛瓦底江的河流,它是緬甸境內第一大河。
伊洛瓦底江匯入海洋的地方,是幾百年後,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印度洋出海口。
在未來幾百年的海權爭奪中,如果能在緬甸擁有一個遠洋深水港,不僅能帶動西南甚至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軍事層面也有重大意義。
朱翊鈞已經從歷代帝王的陸權思想,開始向海權意識轉變,這也多虧了馮保從小就向他灌輸大海的重要性。
外面雨勢減小,淅淅瀝瀝的聲音反倒催眠。看完地圖,朱翊鈞放下蠟燭,打了個哈欠:「我困了。」
王安說道:「茶煮好了,陛下不喝一口嗎?」
朱翊鈞擺了擺手:「給宿衛的錦衣衛喝吧。」
說完,他就躺下睡了。
第二日繼續趕路,沿著一條河來到保寧府,快進入縣城的時候,在路邊看到一群人,正在忙著修橋。
朱翊鈞過去湊熱鬧:「老鄉,這修的是什麼橋?」
老鄉頭也不抬回他:「以前叫西橋,現在叫廣恩橋。」
朱翊鈞好奇道:「以前就有?」
「有,宋代就有,後來塌了,大家過不了河,要去省府或是重慶,只能乘坐渡船。河水湍急,每年都會因為渡船傾覆,淹死許多人。後來在京城做大官的陳老爺告老還鄉,主持重修西橋,改名叫廣恩橋。」
「在京城做大官的陳老爺」讓朱翊鈞想起一個人,他又問:「陳老爺家住哪裡?」
對方一下子警覺起來,抬頭看著他:「你們是什麼人,找陳老爺什麼事?」
朱翊鈞找了塊石頭,站在河邊四處張望:「算是一位故人,他曾是我父親的老師。找他也沒什麼事,敘敘舊。」
那人看著他,衣著富貴,出門帶著僕從,容貌俊美不像是窮凶極惡之徒,便也放下心來:「陳老爺每天都會過來,你在這兒等等吧。」
朱翊鈞又道:「天氣這麼熱,陳老爺都六十多了吧,還要親自監工嗎?」
「從修橋開始,陳老爺幾乎每日都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