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朱翊鈞聽說過,海瑞是導火索,但高拱才是那個主謀。最後,高拱罷相回鄉,此事才得以了結。
從那個時候開始,徐階就因為腿疾深居簡出,不再見客。
朱翊鈞想了想,摸出一樣東西遞給王安:「讓他拿著這個給他家老爺看,徐階自會來見我。」
那東西用一方帕子包起來的,張簡修伸長了脖子也看不到。
果然,見了那東西,徐階就是斷了一條腿,也要拄著拐親自出門迎駕。
徐府朱漆大門打開,在家丁丫鬟的簇擁下,滿頭白髮的徐階果真跛著腿,親自出門迎接。
徐階見了朱翊鈞,險些認不出來。
他離京之時朱翊鈞還只是個孩子,此時站在他跟前的,卻是個挺拔的青年。雖然身形判若兩人,其實整個人的神態氣質變化不大。
「徐閣老,別來無恙。」
此時此景,朱翊鈞還能稱他一聲「徐閣老」,讓徐階心中百感交集。
哪怕跛著腳,他也屏退家丁,獨自站立,顫巍巍的躬身,雙手將東西舉過頭頂,正要跪拜,朱翊鈞卻只拿回自己的東西:「進去說吧。」
張簡修始終不知道那是一件什麼東西,好奇心愈加高漲。不過,他畢竟是相府長大的少爺,該有的禮數還是有的。
朱翊鈞特意把他引薦給徐階,準備的禮物也由張簡修代替他父親送給徐階。
緊接著,朱翊鈞又提到徐小姐,她在宮中很好,每日陪伴太妃,日子過得倒也閒適。
說這話的時候,他一直看著徐階的面色,好奇這是非是他關心的。
徐階點點頭,一臉欣慰:「好好,那便太好了!她一人留在京師,能過得舒心,老臣與她的父母也能安心。」
說到這裡,徐階又躬身向朱翊鈞一揖:「謝陛下照拂。」
朱翊鈞與他閒聊,徐階仍是老樣子,謙和、圓滑、進退有度。
朱翊鈞敏銳的察覺到,他在迎合自己,儘管已經七十好幾,他依舊沒有放棄重回權力中心的希望。
朱翊鈞聊得意興闌珊,最後說道:「徐閣老,你說說,建國支出大明一年的稅收是多少。」
徐階在朝為官多年,這些數據早已爛熟於心:「永樂鼎盛時期,最高可達二千二百萬兩白銀。若遭遇天災,最少也不低於一千五百萬兩。」
「英宗遊歷土木堡之後呢?」
「土木堡之變」乃是大明之恥,歷代皇帝和大臣都對此諱莫如深。
朱翊鈞不一樣,他一點不忌諱,時常把英宗的光榮事跡掛在嘴邊,說這叫知恥而後勇。
徐階低頭:「正統之後稅收減半,到嘉靖初年,維持在六百到八百萬兩。」
朱翊鈞又問:「嘉靖後期是多少?」
這裡,徐階沒有像之前,用一個區間來表示,而是給出了明確的年份:「自嘉靖二十九年,到嘉靖四十一年,均不足四百萬兩,最少時,不足二百萬兩。」
「四十一年之後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