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是朱翊鈞從翰林院庶吉士中挑的,名叫沈璟。
選他來做弟弟妹妹的講官,朱翊鈞卻是花了心思的,沈璟今年不滿二十四,不僅文章作得好,還通音律,好詞曲,關鍵長得還好看。
其他講官也是照著這個標準挑,年輕又長得好看的人,總會讓小朋友感覺親切一些。
沈璟要求他們把字練完才能離開,潞王歸心似箭,胡亂應付。
寫完最後一個字,就迫不及待沖了出去,拉著太監馬不停蹄往外走:「我累了,我要回宮。」
「潞王殿下留步!」
此時,從正殿中快步出來個太監,是乾清宮的小野:「陛下有旨,瑞安公主回慈寧宮休息,潞王留下,繼續抄書。」
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太監也不敢違抗,趕緊護著瑞安公主走了,留下潞王一人,孤零零站在院子裡。
這一整日,潞王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熬到下學,恨不能飛奔回慈寧宮,臨到要走之時,卻忽然發現自己回不去了。
他的情緒徹底崩潰,「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小野趕緊上前一步,豎起手指,抵在他的唇邊,「噓」一聲:「殿下,陛下與朝臣正在殿內議事,可不能大聲喧譁。」
潞王委屈極了,只得一個人回到廂房,繼續抄書。
剛過完年,朱翊鈞就雷厲風行的敲定了兩件事,第一,通過了潘季馴的《兩河經略疏》,全面治理黃河、淮河上下游,及入海口。
令他意外的是,馮保竟然主動提出,由自己前往河南,監督。
皇帝不信任武將,就派文官去監督,後來連文官也不信任,就派太監去監督。
一開始只是監軍,後來逐漸擴大到地方軍政,重大工程。
這雖然是個辛苦活兒,但也是個肥差,很多太監都想去,但馮保主動請纓,別人便不敢跟他搶。
只是感覺奇怪,皇上身邊的伴讀,只要他想,有的是朝臣給他送銀子,怎麼會盯著這點辛苦錢。
朱翊鈞也不理解,長這麼大,大伴從未離開過他,為什麼這次主動提出要去監督治河?
馮保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他要去幫潘季馴造水泥。
「上次,咱們向潘季馴提過,西洋人用火山灰和石灰造粘合劑,陛下還說,尋個西洋人具體打聽打聽。此時到現在還沒有眉目,我想著,過去督促他們儘快落實。」
這事兒朱翊鈞說完就拋在了腦後,火山灰也不是說找就能找到,也不知道防水性好不好,大範圍築造堤壩可不可靠。
想不到,馮保倒是對這件事很上心。
朱翊鈞思忖片刻,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笑,拉過馮保的手:「那便辛苦大伴了,不管能不能成,早日回來。」
他語氣中滿是眷念,畢竟是自己養大的小糰子,馮保也十分不舍。
不過小糰子長成了大小伙子,現在已經親政,到了大展拳腳,實現宏圖偉業
馮保覺得,該教給他的,都已經教的差不多了,自己也不能總守在他身邊,應該做點兒什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