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蔡可賢躬身:「請陛下明察。」

科道官違背權重,太監更是飛揚跋扈,尤其在隆慶時期,穆宗縱容宦官,以至於這些外派的太監,在各地大肆斂財。

蔡可賢一個小小的按察司副使,管不了京官,更管不了太監。

朱翊鈞來回踱步:「你寫個摺子呈上來,朕派人去查。」

「你回去之後,嚴厲整頓山西各處關卡,立即取消苛捐雜稅,懲治不法官吏,使貨運暢流,扭轉風氣。」

「臣遵旨。」

思忖片刻,蔡可賢又道:「臣還有一事。」

「你說。」

「大約在漢唐時期,就有山西商人北上,售賣茶葉。如今宣府張家口堡,大同府新平、德勝兩堡,太原府水泉營堡設立的馬市已頗具規模。」

「臣以為,不如沿著前朝所辟驛道,繼續北上,讓山西,乃至全國商人能將貨物賣到北邊更遠的地方去。」

這個思路和開海異曲同工,區別在於一個走海上,一個走陸上。

海上有海寇,陸上更麻煩,不僅有賊寇,還有別人的地盤。

蔡可賢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重點:「朝廷可否再與蒙古各部商議,將原本廢棄的驛道,開闢為官馬大道。」

這個想法很好,就是難度太高,給朱翊鈞和朝廷出了個巨大的難題。

雖然最大的土默特部和察哈爾部先後與大明達成和議,但蒙古六大部落之下,又有無數分支和小部落。

就算是早已歸順多年的俺答和他的土默特部,其中也不是每個部落都肯歸順,有些小部落時常騷擾大明境內的村落。

就連俺答身邊的人,也有不小的矛盾,比如他的側妃三娘子和他的長子辛愛,二人多次傳出水火不容。

更別提察哈爾部,土蠻也並非真心向大明稱臣,不過是希望大明重開馬市,讓他能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大力改革。

只是,土蠻為了馬市,確實做出了巨大讓步,朝廷才與他們達成和議。

朱翊鈞在院子裡踱步,蔡可賢提到的四個馬市,朱翊鈞都去過,那時就已經非常繁榮,經過三年多發展,不知現在又是什麼樣子。

其實,蔡可賢所說,開闢官馬大道,延伸至北部,這個提議他也非常心動。

賺錢的事情,誰能不心動呢?但其中涉及到眾多環節,他沒有輕易給蔡可賢答覆,只說此事需從長計議。

當天,戚繼光邀請的幾個蒙古部落的使者先後到達薊鎮。大明雖沒有讓他們進城,卻允許他們在長城以內紮營,並在晚上設宴款待。

土默特部這次派來的使者是素來與大明交好的三娘子和把漢那吉。

把漢一到薊鎮,就四處向人打聽,戚家軍陣中有一年輕將軍,名叫李誠銘,是他的安達。他們已經三年多未見,此次來薊鎮,除了參觀練兵,她還想與安達敘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