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把親爹接來身邊,悉心照料,但張文明先生畢竟年紀大了,八十來歲,再怎麼努力,也只多活了一年多,還是死了。
當年朱翊鈞嫌棄丁憂時間太長,允許官員,只回家一年半載,回來之後可官復原職,非得守滿三年的,要麼不再起復,要麼到各部觀政一年半載。
認為與理不符,激烈抗議的大臣,都回家歇著去了,那些本來就不願丁憂太長時間的大臣,嘴上說著「這不好吧」,身體卻很誠實。巴不得回趟家,安葬好父母,就回來。
現在,朝中大臣凡有父母去世者,長則一年,短則半年,都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已經成為了常態,沒有人覺得不妥。
張文明是張居正的父親,也是張若蘭的祖父,自然也算朱翊鈞的祖父。
他甚至勸張居正趁此機會,回家多休息一陣,把身體養好,不必擔心國事,放心交給自己。
「我是先生的學生,定會堅持先生的治國之道,將變革推行下去。」
張居正忽然發現,他並沒有別人想像中那麼眷戀這個首輔的位置,他只是放心不下。
現在,他的學生完全繼承了他的政治理想,那些反對變法的既得利益者,也在幾年中被他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
他就算致仕歸去,也沒有遺憾了。
朱翊鈞似乎從他的神情中看出了什麼,連忙拉著他的手說道:「但是不要太久,我會想念爹爹的。」
這一聲「爹爹」叫得,張居正心都化了,幸而文華殿內除了他倆,只有馮保。
作者有話要說
【1】《明實錄》中,有很多皇帝賜便將飛魚服的記載,並不是錦衣衛的工作服。
第 297 章 出了文華殿,馮保...
出了文華殿,馮保戲謔道:「張閣老好福氣。」
張居正問道:「怎麼講?」
馮保說:「兒子多。」
張居正恍然:「馮大伴想要兒子,我送你一個便是。看上了狀元,榜眼,還是進士,錦衣衛指揮僉事如何?」
馮保敬謝不敏:「算了算了,能生我都不要。」
這是肺腑之言,但張閣老不理解,別的太監想方設法從兄弟家過繼兒子,再不濟也要認一堆乾兒子,到了馮大伴這裡怎麼能生也不要。
馮保說:「只要不碰房貸車貸子孫後代,生活就能過得逍遙自在。」
他位高權重,不貪污不受賄不收禮,不討小老婆不認乾兒子,孑然一身,隨時準備回到二十一世紀,繼續打螺絲。
打螺絲這項技術活兒,他還傳授給了戚繼光,就是製造螺絲精度要求有點高,戚家軍的兵器坊還得再研究研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