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清明,朱翊鈞帶著果餅拜謁皇陵,又把他父皇的神位碰到永陵去,和他皇爺爺的並排放在一起。

他把隨行的大臣、侍從都趕去外面候著,自己關上殿門,拿了個蒲團坐在供桌前,從懷裡摸摸索索,掏出一本冊子,開始念:「嘉靖四十四年,太倉銀庫歲入兩百萬二十萬兩,歲出三百七十萬兩,虧空一百五十萬兩。」

「這算好的了,你瞧嘉靖三十年,歲入兩百萬兩,歲出五百九十五萬兩,虧空多達四百萬兩。」

「父皇,再看看你,一共當了五年皇帝,第一年虧空三百五十萬兩,第五年一百萬兩。」

好傢夥,他到這兒算帳來了。

他又往後翻了一頁:「再看看我的。第一年,虧空一萬七千九百五十一兩。」

「我只能算一半,還有一半得算在我父皇頭上。」

親父子也要明算帳,既然那一年,他們一人當了一半皇帝,負債也該一人一半。

「接下來,萬曆元年,結餘八十二萬五千二百兩。」

「好像也不多,再往後看看。」

「萬曆二年,結餘一百餘萬兩,三年,二百餘萬兩,萬曆九年,太倉銀庫歲末結餘一千七百四十八萬七千二百三十四兩。」

他最後精確到了個位數,就差告訴他父皇和皇爺爺,他們倆那些年虧空的銀兩,自己都賺回來了,往後還能賺更多。

「這只是銀庫,我這還有存糧,我在給你們念一念。」

這次,他爹和他爺爺都打起精神,聽得很認真。不管自己皇帝當得如何,共同培養的繼承人還是很成功的,這怎麼不算是一項功績呢?

朱翊鈞收起帳本:「大臣們誇我是守成之君,中興之主,可我覺得不是。」

「隋煬帝,唐玄宗,宋徽宗……中興之主和亡國之君之間,只隔著一層薄薄的窗戶紙。進,則名留青史,退,則萬丈深淵。」

「只要我一日是大明的皇帝,就一日不敢懈怠。」

說完他看了看供桌上的兩尊神位:「你們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沒有的話,今日議事到此結束,我下次再來看望你們。」

「……」

倆老的被小的教育了一頓,奈何開不了口,只能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於是,朱翊鈞又親自將穆宗神位送回昭陵,路上還不忘叮囑他:「皇爺爺要是凶你,你忍一忍,畢竟他是你爹。往後,等我來了,我能治他。」

張懋修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朱翊鈞隔三差五就宣他來御前陪自己看書、閒聊。

張懋修從小就乖,讀書頗有天賦,又勤學,勵志要成為楊慎那樣的「相門狀元」,他也的確做到了。

朱翊鈞卻道:「狀元及第只是開始,楊慎的博學,可不僅僅止於此,你要成為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楊慎著述種類之豐富,明興至今,皆稱其第一。

朱翊鈞小時候就讀過他的那首《臨江仙》,後來又讓人搜集了許多他的著作,藏於宮內。除了詩歌詞曲之外,還有經學、史學、醫學、編纂、雜著考訂、音韻文字、詩詞和書畫評論等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