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噤若寒蟬,不敢吭聲。
為了應付朝廷,雲南、四川許多土司都會蓄用漢人為幕僚,以應對朝廷,岳鳳並非個例。
其實,對於緬軍的突然入侵,朝廷並非毫無預料。劉世曾就曾上疏,請求派兵剿殺岳鳳父子。但緬甸一再維護,莽應龍甚至給岳鳳封了官,也並不畏懼大明。
這些年,莽應龍南征北戰,東吁成為緬甸歷史上疆域最大的的王朝,他們的象兵戰力極強。
張居正知道此戰在所難免,但大明多年來深陷戰爭的泥潭中,實在是沒有錢,也沒有精力多處作戰。
他一心推行新政,增加國庫收入,富國強兵,對於緬甸一忍再忍,為緩解邊境緊張局勢,免除了繳納貢金的上漲,以求安撫土司,就等著有錢了再收拾他們。
晚上,張居正人未到京城,信已經到了朱翊鈞手裡:「莽應龍窮兵黷武,多次對鄰國用兵,致農田荒蕪,民不聊生,緬甸境內已發生多次起義和饑荒。」
「如今國庫充盈,北方邊事已平,朝廷應立即指派主帥,赴雲南調兵遣將,驅逐緬軍,還西南安寧。」
朱翊鈞就沒想過不戰,他不好戰,但也不會容忍別人欺負到自己的土地上。
氣過了,冷靜下來,外面天已經黑了。他還在文華殿,沒有回乾清宮的打算。
「大伴!」
馮保從門外進來,以為他餓了:「這就吩咐尚善監傳膳。」
「我不餓。」
"不餓也要吃一口。"
「不吃不吃!」朱翊鈞說,「把地圖給我拿來。」他又補充一句,「緬甸的地圖。」
馮保取來地圖,又拿了一疊點心放他跟前:「墊墊肚子。」
朱翊鈞拗不過他,三兩口吃了塊酥餅,都沒嘗出什麼味兒就咽下去了。
馮保展開地圖,鋪在御案上。朱翊鈞指著上面貫穿緬甸南北的一條河流:「這條河叫什麼?」
「麗水。」
那地圖上寫著,河稱大金沙江,也叫麗水。但這是在大明境內的稱呼,進入緬甸之後,它叫伊洛瓦底江。
朱翊鈞的手指順著河流往下,停在海岸線上:「我記得,在四川時,有一晚,我們歇在一處破廟內。那時,我們討論過。如果三寶太監當年從這裡出發,比從太倉瀏家港出發,路程要短許多,越往西走,越短。」
馮保看他手指落下的位置,正好就是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這個位置在幾百年後會建成一座深海遠洋港,名為皎漂港。船隻從這裡出發,不用繞行馬六甲海峽,直接從印度洋前往歐洲。
不僅如此,皎漂港與印度隔海相望,不僅對印度,還是對即將殖民印度的英國,都有威懾和牽製作用。
馮保點點頭:「的確如此。」
朱翊鈞看著那地圖下面大大小小的島嶼,以及緬甸周邊鄰國,陷入沉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