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完了那份手稿,聽了馮保的介紹,朱翊鈞意識到,這些西洋國家也在大力推動對自然科學領域的探索和發現。

這些年來,因為朱翊鈞的重視,大明也湧現出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人才,比如李時珍、帥嘉謨、陳實功、徐光啟、朱載堉、程大位等等。

既然人家有皇家科學院,那大明也不能落於人後,朱翊鈞決定在太學之外設立全新的弘學館,專門研究數學、物理、醫學、天文、建築還有火器等學科。

朱翊鈞家的二皇子,從小耳濡目染,也對自然科學充滿興趣,小小年紀,就立志要周遊列國。

朱翊鈞拎著他的耳朵送進文華殿的廂房:「書讀不好,出門只會被人騙。」

老朱家以前,除了皇太子,別的皇子公主都當豬養。現在不一樣了,個個都要讀書,就連潞王的孩子也逃不過送進宮來讀書的命運。

潞王大婚之後,許多大臣上疏讓潞王就藩。朱翊鈞掐指一算,就藩要給他修建王府,指派太監、宮女、侍衛,還得發放祿米,把藩國的良田分給他,實在是不划算。

於是,就讓他在曾經的裕王府住下了,非但不提就藩的事,還給他安排了差事,替自己應付那些大小祭祀活動。

如今,已經沒有大臣在朱翊鈞面前提「祖制」二字。反正祖制上不允的,朱翊鈞都幹了個遍,祖制早就約束不了他了。

這一日,朱翊鈞又在翻看當年東南沿海一帶長達數十年的抗倭事跡,心中感慨,若是以如今大明的戰力,非得將那小小島國踏平不可。

正在此時,陳炬急急忙忙進來,遞上一封來自遼東的加急奏報。

豐臣秀吉率兵攻打朝鮮,短短一月,就占領了王都漢城。朝鮮國王李昖冒雨逃往平壤,又從平壤逃亡遼東義州。

他不顧群臣反對,求助於上國大明,甚至提出內附遼東。

李昖在奏疏中提到,是因為豐臣秀吉要求他向大明用兵,他不同意,豐臣秀吉才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

這個藉口,朱翊鈞看看就行了,沒當真。因為他早就得到了消息。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將關白一職讓給自己的外甥,自稱太閤。

「關白」一詞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

到了日本,逐漸演變成類似宰相的官職。

豐臣秀吉治國有方,日本結束戰亂之後,一時間發展迅速,國泰民安。

他見日本已經安定,突發奇想,要去到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征服朝鮮,再征服大明,最後遠征印度,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

朱翊鈞想起小時候,馮保給他將抗倭的故事,就曾提到過,日本人腦子不好使,只知道衝鋒陷陣。

看來幾十年過去了,日本人的腦子有了不小進步,都開始異想天開了。

朱翊鈞立刻召集群臣議事——要不要即刻出兵,援助朝鮮。

不出意料的,大臣們眾說紛紜。有人主戰,有人主和。主戰一方認為,豐臣秀吉雖對朝鮮用兵,但目的不是朝鮮,是大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