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門口有人說話,是辛錦的聲音。
裴鶯嗔怪地看了饜足的男人一眼,「肯定誤時辰了。」
按照以往沒戰事時,他們都會和小輩一同用餐。如今好了,遲大到。
霍霆山懶洋洋道:「用膳而已,並非多緊急之事,讓他們等著就是。」
裴鶯不接他這話,逕自穿衣裳,但穿著穿著,她發現不對勁。
如今是夏季,襦裙布料輕薄,這個時代的襦裙的領口雖不如時低,但要說特別高,那也算不上。
如今裴鶯一低頭,剛好就看到一抹露在衣襟外的、完全遮不住的緋紅。
剛出爐不久,新鮮得緊。
裴鶯懊悔的將衣襟往上提了提,遮住了,但這沒什麼用,她一鬆手衣襟又掉了下來。
「霍霆山,你太肆無忌憚了。」她低聲埋怨他。
霍霆山瞅了瞅,「我下回注意些。」
最後這頓午膳裴鶯沒到正廳,她和霍霆山在房中解決。
而膳罷,裴鶯開始著手煉鋼之事。
第159章
煉鋼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裴鶯大致記得不同時代的煉鐵方法是不一樣的。
中國在春秋末年開始步入鐵器時代,時間推進到秦朝時,人們嘗試將鐵礦石和木炭相互夾層, 而後一同放進煉鐵爐中, 以此得到了雜質較高的熟鐵。
後來到了漢朝, 冶鐵技術精進, 相繼出現了「百鋼法」和「炒鐵法」,也就是這個時代, 比生鐵更韌、比熟鐵更堅硬的鋼開始出現。
不過由於冶鐵方法相對落後, 工序複雜不說, 此時煉出來的鋼質量遠不如後世好。
時間再推進到南北朝, 被錄入《天工開物》的灌鋼法出現了,此法將熔化的生鐵液灌到熟鐵上,通過生鐵和熟鐵之間的碳差生產鋼, 鋼的質量相對於漢朝時有了質的飛躍。
而當時間來到明朝, 灌鋼法被改良, 出現了延續至今還在使用的「蘇鋼法」。此法是將生鐵放在爐口, 待其融化滴入爐內, 和裡面的熟鐵發生反應。
這個過程有點像酸鹼中和的滴定實驗,可以相對精準的控制兩方的比例,進而影響碳鐵中的含量。
裴鶯看著小本本上列出來的一個個辦法,首先用炭筆劃掉了「百鋼法」, 「太慢了, 一塊鐵片打幾年,哪有那般多的時間。」
「炒鐵法工序好像很繁瑣來著, 算了……」裴鶯自言自語後,又提筆將「炒鐵法」給劃掉了。
如今懷古關處的荊州軍大勝雍州和益州聯軍, 東門關陷入僵局,從某種程度來說戰事稍歇,因此並非真要當忠臣的霍霆山難得閒了下來。
他坐在裴鶯身旁,聽她小聲嘀咕,見她那雙漂亮的眼兒一瞬不瞬地看著小本子,專注得很,仿佛身旁沒有一個活人。
她這般狀態當真少見,霍霆山饒有趣味地看著,竟也不覺無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