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學兄好,在下翰林院編纂裴澗。」他就勢深深一揖,直起身仍維持著禮節,「想必大家都已聽說江南路遭遇了百年難遇的洪災,澗此來便是想請大家一起,為江南洪災募集善款出謀劃策。」
「我一直記得我們入國子監所學第一本經義就是《大學》。聖賢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我們在學堂讀書,在領會聖賢道理的過程中修身煉神,或可以達到物格知至、心誠身修的階段。但私以為,要想達到家齊國治、以遂天下太平的夙望,就須得先知曉天下事,去接觸天下萬物。而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欲使海晏河清,首要務以百姓為先,樂其樂,憂其憂。森羅萬象,苦難尤為深刻,江南……」
「……一人之力有限,但群體之能無限;一文兩文或少,但一千一萬個『一文兩文』匯聚起來卻能挽救一個、十個災民的性命。若我們再讓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所能挽救的絕非止於此。今日我助他人,來日才有人助我。吾等身為聖人子弟,更應善己身,濟天下。諸位以為如何?」
音聲悅耳,似琴曲餘音繞樑。他說罷躬身相請,足足十息才起。
又許久,廣場上掌聲雷動,有數位監生出列,相對還禮道:「某願為江南百姓盡這一份心力,唯祈百姓安寧,山河安泰。」
他再次拜謝,而後退到一邊。
謝靈意神情凝重,走到他先前所站立的位置,同樣以大禮相拜。
「諸位或許也知道,此次奉皇命下江南督辦賑災的乃是忠義侯。」他所說正題卻簡略許多,「侯爺前兩日寫信回來,欲托在下幫做一樁事,內容便如裴兄所言,大半為江南賑災籌款計,我就不再複述這些,只向諸位轉達侯爺的許諾。侯爺說,不論諸位募捐的結果如何,皆是一片為國渡災、為民解難、為朝廷分憂的拳拳心意,他為感謝諸位施來的援手,要在江南洪災平息之後,為諸位立碑著傳,矗於薈芳館。同時,薈芳館在未來三年內也會向諸位敞開大門,所有藏書與珍玩皆可供大家隨時覽閱、觀賞,但祝諸位學業有成,鵬程萬里,三年後薈芳館的鹿鳴宴上,他再親自敬謝諸位今日之慷慨。」
薈芳館,鹿鳴宴,薈芳塔。
扶搖直上,千古流芳。
若說裴明憫先前的勸請只是溫和的補方,循循善誘,謝靈意轉述的許諾則像一劑猛藥,打下去後瞬間令整片廣場上的人都沸騰起來。
群情激昂之外,裴明憫與晏塵水對視一眼,俱是訝異與疑惑不已。
待事情徹底結束,兩人出了國子監,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才說起此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