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然而他注意到先前阻攔他們的臨州衛不知何時已經撤去,又想到柳氏的船都是最好的船,一時半會兒確實沒法追上去;就還是閉上嘴,縮起脖子,唯唯諾諾地低聲附和:「就依沈大人的。」

兩人便立即帶著孫妙年乘馬車原路返回。

總督府里,眾官聚在正堂里議事。隔著一堵院牆,都能聽到嘶啞而高亢的中年男聲。

「諸位大人,我不是不願意借糧。人命比什麼都重要,救人的道理我都明白,回去之後也會和鄉親們商量,儘量勸說他們同意開倉放糧。但我就是不懂,」莫棄爭站在堂中央,唾沫與憤慨齊飛,「憑什麼要以如此理所當然的態度拿我們江陰縣的糧去濟整個淮州,難道就因為我們縣裡的百姓在去歲勤勤懇懇耕種,存下了餘糧?奪勤而濟懶,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

賀今行看著堂上另外兩人俱不太好的面色,嘆了口氣,出聲道:「莫大人,我們說好會有一系列的補償,您和江陰的百姓們要是不滿意,可以再商量。」

「小賀大人,我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但這兩位呢?」莫棄爭卻不肯就這麼含糊過去,看向忠義侯與盛大人,「還有昨晚什麼原因都不說,就急令我前來的前制台齊大人,難道你們敢否認沒有打過白拿我江陰縣的糧食的主意,沒有要我們吃這個悶虧的想法?」

「莫大人這話就不對了。」盛環頌故意躲遠了些才說:「齊宗源派人叫的你,自然是他想讓你們吃悶虧,咱們可從來沒這麼想過。如果你們江陰散了大德,官府自然也會記得你們的奉獻,給你們上州志,立碑著傳。」

「官府一本檔案卷,一塊石碑,能當飯吃還是能當被蓋?倉廩實而知禮節,不讓人吃飽,卻來誇誇其談這些仁義道德,未免本末倒置,與偽善何異?」

「夠了。」嬴淳懿擰眉道:「齊宗源已經下了獄,你有什麼牢騷大可去獄裡當面發。你身為縣官,只需要執行上級的命令。補償已經說定,下一任江南總督又是許輕名,不會缺你們半點,你再問這些又有何用?不如趕緊商定向淮州其他地縣放糧的方式與數量。」

「當然有。」莫棄爭毫不猶豫地駁道:「我若不據理力爭,問個明白,諸位大人今日能理所當然地拿我們口糧,來日再遇禍患,是不是就能理所當然地奪我們的性命去給其他更『貴重』的東西墊腳?我身為江陰縣令,如果就這麼讓你們含糊過去,怎麼對得起治下百姓對我的信任?」

嬴淳懿不耐煩對牛彈琴,便坐下喝茶水。

賀今行聽出他在影射太平盪起了堰塞湖之後,路上一府兩司與欽差為保臨州而向澄河沿岸泄洪一事。他自下江南以來,一直決意要竭盡全力讓玩忽職守草菅人命者按律得到懲罰,但眼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次無法將事態挽回,便不堪一言。

堰塞湖一事,他知曉其中陰謀,卻未能阻止。而今面對莫棄爭的質問,哪怕不是專門對他,他也覺羞愧,更無從勸解,只能道一聲「抱歉」。

「我沒怪你,也沒怪侯爺和盛大人,這不只是哪一個人的問題。」莫棄爭說罷側頭向無人的地方。自太平大壩決堤以來,樁樁件件都積在他心中,累成了鬱氣,只因沒有掌握切實的證據才按下不發。

但置氣顯然對解決事情毫無作用,很快,他平復了情緒,又將頭顱轉回來,「請侯爺詳細說一說淮州其他地縣所需賑濟糧的最低數量吧。」

嬴淳懿頷首,放下茶杯,對此人的看法略略提高了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