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後跟著三人,都是他在朝堂上見過的熟臉,除了仰天無聲哼著小曲的盛環頌,還有自進來便緊盯著他的沈亦德以及愁眉苦臉的張文俊。

「侯爺耳目也銳利得很。」許輕名抿唇而笑,稍一思索,便猜出和面前人通氣的是淮州接替他的那位鄭知州。然而雖有猜測,他卻並不打算就此發揮,仍笑道:「先看看稷州的回函罷,借糧一事或許有結果了。」

沈亦德皮笑肉不笑地說:「許大人未至總督府,便把總督的牌子打出去了,真是會搏一把好名聲。」

「沈大人說笑了。行出於己,名生於人,本官並不在乎這些。」許輕名平靜地回道,聲音不高不低,溫和而有禮。

他從漢中路乘船繞淮州而回,順路走訪淮州治下一眾地縣。雖已在各路公文和信件里見夠了江南路的災情,但他一貫信奉躬行才知深淺。

「若非順勢繞這一趟淮州,怎能得見澄河下游沿岸的人間慘象?」他以太平盪單口向澄河泄洪一事反問。

「澄河二次泛洪是齊宗源等人做下的意外,具體尚在調查之中,先關注借糧的事吧。」嬴淳懿翻著回函,沉聲道:「五十萬石,王玡天給的倒是比本侯預想的多了不少。」

「雖並稱『天下糧倉』,但稷州是以一州比松江一路,足可見糧食富饒。」許輕名也不故意唱反調,接過回函仔細看了一遍,「不過王大人確實大方。五十萬石,撐個把月沒問題。到那時,朝廷的賑災銀應該也撥下來了。」

「那當務之急就是組織船隊,把糧食運回來。」嬴淳懿抬眼看向對方,「官船遠遠不夠,只能靠民間商船。」

「柳氏雖滅,商行底子還在,買糧的船隊尚在江水上飄著。」許輕名低嘆一聲,「召集各路大商人,商量商量誰來接手罷。」

嬴淳懿再道:「柳氏商行與齊宗源孫妙年馮於驍等人官商勾結,私相授受,巧立名目,傾吞公款,罪不容赦。雖其頭目畏罪自盡,但該查的還是得查,該封的還是得封。其旗下產業不知掠奪民脂民膏多少,也當悉數收歸官府,清盤列單,上報朝廷,以待處置。」

許輕名點點頭:「按律理應如此。但運糧耽擱不得,不如就先把貨船單拿出來,賣以其他大商人。既能將貨船折算成銀兩交歸國庫,也好即時派遣接手的人去稷州運糧。侯爺若無異議,本官便立即向宣京上書。」

「向朝廷上書再發文回來,起碼也得兩日夜。」嬴淳懿擰著眉,說:「許大人不拘上書,本侯身為欽差,握有便宜行事之權,現下就派人去辦。」

「如此最好不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