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環頌道:「天下九路三十三州,太祖設一州一衛,本意是要衛軍保衛州境百姓,協辦民生大事。如遇天災人禍,衛軍便該身先奮勇,致力挽救百姓安危。但現狀如何,想必你也有所體會。而州衛由兵部直轄,不設主將,只有監軍。監軍與知州平級,州府管不了,總督府也不好管。兵部想管,但這幫孫子平日裡山高皇帝遠,上呈的總報吹得天花亂墜,又很會打點,是以只能趁外派的機會揪出他們的小辮子,把他們好好修理一頓。」
「盛大人。」賀今行訝異地看了過去。這些事情並非隱秘,有心打聽便能打聽個大概,但對他的身份來說,對方仍是說得細了些,甚至細得有些誠懇。
沒有平白無故的示好,他尚摸不准對方的意圖,只遲疑道:「州衛既由兵部直轄,崔大人為何不用能幹的親信擔任監軍?」
「三十三州衛,哪兒去找那麼多能人?今年武舉,若非有顧帥與賀帥家的後生,殿試都拿不出人選,差點就讓天下人看笑話。」盛環頌也看他一眼,又轉回去,盯著鬧騰的大營自嘲般嘆道:「監軍人選雖是堂官所定,但要得政事堂默許,不然後續上任會額外生出許多麻煩。」
賀今行眼前閃過一些回憶,知他所言非虛,竟有些感同身受:「確實不便。」
大宣立國之初,太祖便明令軍政要分離。
政事上自左右宰相起,中央到地方,一品到從九品,自上而下,建制龐大而職務精細。軍隊的層級則要簡單得多,禁軍、衛軍、邊軍三軍皆直屬皇帝,但各成體系,互不相干,又互相掣肘。
若三軍一體,軍權握於兵馬大元帥一人,絕對有同政事堂叫板的權力與底氣。但可惜的是,三軍不止各自為伍,內部也多有派系,除去禁軍十衛皆由桓雲階統領,三支邊軍天南地北,三十三州衛互不通項,還被政事堂暗中操縱。
以致文榮武衰,經世之術盛行。
哪怕中慶年間先帝致力於開疆拓土,名將輩出,也未能改變文武格局。但或許這就是太祖將軍制寫進祖訓所想要的效果。
賀今行想到這裡,再度開口卻道:「盛大人很厲害。」
整頓軍風非尋常之功,更何況需在短短几日之內做成。越是十分不容易,越顯出做成的人能力之強。
「居心叵測的殺,被教唆忤逆的打,出頭鳥或身死或撤職,剩下的自然就會聽話。」盛環頌以一種十分輕鬆的口吻說出來,卻在某個瞬間顯出殺伐決斷的氣勢,隨即話鋒一轉,「不過也只是遏制一時罷了,復萌只是早晚的問題。承平日久,利刃生鏽,新兵不上戰場,人心嚮往安逸,這是我朝所有軍隊的通病。」
「當然,或許還有個例外。中原和平許久,但西南西北休戰言和也不過十五年,而當初隨殷侯作戰的老兵都沒怎麼退。」
對一支成建制有歷史的軍隊來說,新生兵源十分重要。是以大宣律明文規定,邊軍每隔三年可以招募一次新兵。
但殷侯麾下的主力絕大部分仍是入伍多年的老兵,軍士平均年齡高出另兩支邊軍一大截。究其原因,是西北已近十年不募新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