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相爺這就開玩笑了,哪兒能啊?」錢主簿輕輕地笑起來,「屬下看在眼裡,許大人這麼多年,待您如父,對您最尊敬不過。」

「他既然偏要堅持走重商的路子,對朝廷陽奉陰違,又何苦對我說真話?寫封漂亮的信,連我一起騙過,更好。」

「許大人只是性子執拗了些,怎麼可能欺騙相爺?就算知道會讓您生氣,也絕不欺瞞於您。再說了,有什麼事能騙得了相爺您?」

「他不肯瞞我,那就得承擔說真話的後果。朝廷因水患免了江南三年的徭役與農稅,可沒免商稅。」秦毓章將燒了一半的信紙扔進火盆里,「知會謝延卿,叫江南清吏司當差嚴恪些,不可玩忽職守。」

「許大人想必已經做好了準備,肯定會理解相爺的苦心。」錢主簿替他鋪上特製的信紙,「只是謝延卿自中秋之後就閉門謝客,已許久不同朝中官員走動。」

「他老邁不便,但他孫子年華正好。別以為本堂不知道戶部的張文俊下江南幹了些什麼,柳氏萬貫家財,他幫著換了個姓。本堂不追究他給誰行的方便,但前提是,他得付出同等的誠意來。」

「是,屬下明白。」

紙硯備齊,秦毓章欲給愛徒回信,提毫許久,筆墨卻未落到紙上。

「罷了。」他擱下筆,按上眉心,「荼州那邊打點好沒有?」

錢主簿正要說起此事,趕忙道:「那兩座鐵礦,一座在安縣境內,一座距離安縣不遠,余聞道知曉是相爺調他出西北之後,十分感激,發誓要為相爺效力。他把所有家眷都帶到任上,以此表明不願再回西北的決心。」

秦毓章聽過太多口頭的忠心,不為所動,只道:「家眷?」

「是,父母俱在,還有一雙兒女,兒子十歲,女兒七歲。余大人還說他父母已老,妻子身體也不好,精力不濟,無法兼顧一雙兒女,請相爺幫忙給孩子謀個前程。」錢主簿顯然清楚相爺的言外之意,也早打聽清楚了消息,「他兒子資質一般,但女兒倒是長得玉雪可愛,若是相爺不嫌棄,可送來京城做相爺的義女。」

他從袖袋裡摸出一塊不小的玉佩,呈上前,「這是他送給屬下的和田玉,換一句說給相爺的好話。」

秦相爺隨意地掃了一眼,揮手讓他收回去,「本堂不缺一個女兒。但十歲已經到了該找名師開席的年齡,資質愚鈍,更要在教授上花功夫。荼州沒有好的書院,若他願意,就把他兒子送到宛縣讀書吧。」

錢主簿拱手領命:「屬下即刻通知余縣令。」

蠟燭已經融了一半,秦毓章感到疲乏得緊,連著在直房歇了好幾日,也有些厭煩,便起身道:「回府吧。」

應天門已鎖,但左右相皆有皇帝特許,可隨時從角門出入。

左相府,成伯等在大門前,主人家的轎子一停,就上前打轎簾。

秦毓章開口便問:「幼合呢?」

「少爺還在西巷別院,不知道您今晚要回來。」成伯跟著他進府,小跑著說:「明日老奴再去勸勸少爺,得做新的冬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