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番運作之後,小小的雲織縣忽然間就在整個淨州名聲大噪,前來投奔的流民,和來往看地的商人之流增加不少。

半個月之後,湯縣丞找到正在處理幾起民眾糾紛的賀今行,呈上近期有買地意向的人員名單。名單上世族沒幾個,大多都是富商。其中一個大商人,除了想買下官府開出的全部地皮甚至還想要更多的。

「價錢開得也不錯。」湯縣丞帶著喜意說。

「不可。」賀今行卻直截了當地拒絕,「實際上,我並不想賣地。但秋稅未收,估計也收不上多少,衙門度支捉襟見肘,必須想法弄錢,才出此下策。」

湯縣丞不解:「既然是弄錢,多賣些錢不好嗎?」

賀今行搖頭道:「把地全都賣給商人,但你覺得他們會舉家搬遷過來嗎?顯然不會。那他們買地的目的除了倒賣不作他想,今日出給官府多少,日後就要成倍地從百姓手裡賺回來。我們擴城的本意是為了讓無家可歸的流民有一塊落腳之地,若是任由商人倒賣發財,那豈非違背本意?」

「讓每一個百姓有一席之地,安居樂業,是官府應盡之責。但你也知道,在土地的爭奪中,越是窮困的人越是處於弱勢,我們身為父母官,應該保護他們啊。」他拿出新城的規劃圖,指了一塊地方,「按照我的計劃,這一塊要建個大的懸壺堂,收容老弱孤寡,也能讓外來流民短暫停留。」

「賣地只是權宜之計,就我們劃出的這些位置,只能減不能增,每個人也最多只能買兩套兩進宅地。至於財庫,大家過得好了,我們能收上的田稅商稅多了,自然就會充裕。」

「原來如此。」湯縣丞聽罷久久無言,最後拱手俯身道:「縣尊仁心仁術。」

「效法管子、陶朱公罷了。」賀今行扶他起來,溫聲道:「應盡之義而已,你也不必太過操勞,能分下去的事情就分給他們做。」

縣衙新添了好幾名吏員,湯縣丞和劉縣尉一樣,不必再身兼幾職,但他依然忙忙碌碌。

「應卯最早、下衙最晚的就是您了,卑職也要多跟您學學,不想在您高升之後,把現有的這一切給搞砸了。」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是真心實意地認為,像他們縣尊這樣年輕又有才幹的人,就應該往上升。莫說知州,京官,朱紫大員也是做得的。

賀今行明白他的心情,便也不再說什麼,只讓他自己注意不要熬壞身體。而後再看向那份名單,忽地注意到其中有兩名他從前似乎聽王義先說過,是柳逾言手下的大商人。但看這名單排序,現在境況估計大不如前。

柳氏商行解體之後,漢中路的商人接管了江南路大部分的商業版圖,再由漢、江兩路輻射全國。朝廷雖然不追究,但商人爭利就如仇敵,雁商勢微,被迫流落向南北邊遠地區。

他揚了揚名單,「本官去見見他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