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是孤苦出身,老爹婆娘都死得早,才從了軍。因此常常不計回報地照顧後生,對出類拔萃的後輩尤為喜愛,不知不覺說到打呵欠才止。

賀今行靜靜聽罷,勸他去睡,而後獨自等藥熬成。桌上已晾涼的兩大碗,被他裝進皮水囊里預備帶走。

院子裡那架葡萄藤萌出新芽。幾個月無人管它,它的生機卻不曾斷絕。他便將它重新修剪一番,助它趁春風重繁枝葉。

被墨污染的奏摺攤放在桌角,桌面已經整理過,他謄寫一遍奏摺,又將事務記錄一番。

天仍未明。

他不知還能做什麼,環顧四宇,望見掛回窗下的那盞滾燈。重新裱糊後就如剛拿到手那般新,映著內里一豆燈火。

他坐上窗台,將它取下來,抱在懷裡。

他知道他必須儘快做好準備,去赴這一場告別。

然而,縱他已看慣生死,常道別離,一想到即將永遠失去所愛所敬的人,仍寢不能寐,念不能平。

人生天地間,該如何才能無欲無情。

天明,賀冬回蒼州歸營。賀今行將縣衙事務交託給劉縣尉,與賀冬帶著夏青稞和西州的使者沿業餘山趕往仙慈關。

黃昏時分,一行人便至秦甘道。

賀今行不好用長安郡主的印信,幸而有夏青稞之事,能按著循例層層上報。待到深夜,軍士引他們過秦甘道,至關樓面見殷侯。

夾道兩側山地營盤遍布,因駐兵外出而顯得空蕩沉寂,漫野的旗幟隨山風獵獵,更添蕭索。

夏青稞第一次來,被這荒涼而壯觀的情形震撼,久久沒有說話。引路軍士請他們張臂做搜檢時,甚至沒能及時反應過來。爬上關樓,才小聲對賀今行說:「你好鎮定啊。我雖然走過累關,但仙慈關之雄偉勝過累關遠矣。」

後者並不隱瞞:「我來過,見過。」

「怪不得。」夏青稞解了惑,沒有多問。爬上關樓,殷侯在議事廳等待,衛兵讓他帶著使者進去。

賀今行與賀冬在外等待,沒有刻意豎耳去聽,廳里的聲音便傳入耳中,越往後越清晰。

西州夏城的使者不會說漢話,他和殷侯交流的每一句話都由夏青稞代為轉譯。

青年一口純正的宣京官話:「……西州絨人願舉全族全州之力,支援宣軍對涼人作戰。以盼秦甘早日重獲和平,與淨州再議通路通商之事。」

「西州雪中送炭之情,我宣人銘感於心。我西北軍唯剖肝瀝膽,誓守住這一方河山,以太平還報。望來日高原上下互通有無,商路繁榮,天河水流之處皆守望相助。」殷侯語調雖高,音聲卻啞,就像他這個年紀大部分的武將一樣。

初次見面的人並不會感覺到異樣,賀今行卻聽得出,他說話費力而緩慢,與從前大不相同。

賀冬低聲提醒:「切忌深思,莫入神。」

他微微搖頭:「我記得,你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