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宮亦有內侍引路,也是位御前太監。賀今行認得此人,內廷大總管順喜的徒弟,名喚「常謹」。
常謹比先前那位活躍許多,臨到午門,笑眯眯地說:「小賀大人真有意思,日後您要再進宮啊,奴婢一定想法子攬了來接您的差。」
「好啊。」賀今行也笑道:「今日多謝公公送行。」
內侍們回內宮,他和楊語咸一起在門洞裡略站了站。抱朴殿悶熱,使他燥出了滿額細汗,這會子吹著穿堂風,才涼爽許多。
今日的任務尚未結束,他接下來得去一趟吏部,遞交他在雲織縣任職三年的述職文書。
將至應天門,遇到個抱著一摞奏摺的藍袍文士,卻是錢書醒。
賀今行主動招呼道:「錢主簿。」
錢書醒看見他,卻沒有任何驚訝之情,似料中他的行蹤一般,笑道:「小賀大人歷練歸來,神采升華甚矣。既然從此經過,何不就近去拜見相爺,讓相爺也看看你的進益?」
這麼快嗎?他本想過幾日再求見秦相爺,誰知秦相爺現在就要見他。
他沒有拒絕的理由,就說:「相爺現下可是在政事堂?」
錢書醒頷首,向他示意懷中奏摺,「你替我把這些送過去,我替你送楊夫子他們出宮,怎麼樣?」
賀今行看向楊語咸,無聲詢問,後者說:「那我先回驛館。」
他便接了奏摺,轉道往政事堂去。
這一段路也是熟悉的,就連夾道上的水缸都不曾挪過位置——皇宮布局大有講究,細到一磚一瓦都有定數,輕易不可擅動。三年,五年,十年,宮牆依舊,改變的只有其中的人。
他終於能夠露出懷念的神情。
另一頭,錢書醒攜楊語咸一行人出宮城,淺聊了幾句,而後說:「楊夫子仕途偃蹇,叫人唏噓。不過,宦海沉浮乃常事,焉知今日禍患不是來日福氣?」
楊語咸搖頭:「如今我承蒙恩赦,能離開邊關,回鄉做個草頭翁,已是幸運。至於旁的,一概有心無力。只願眼下這福氣,來日不變成禍患,就謝天謝地了。」
錢書醒便說:「常言道,得來容易捨去難。楊夫子能當機立斷,也是豁達之人。」
楊語咸嘴角抽了抽,扯出個苦澀的笑來,到玄武大街上,便請對方留步。
錢書醒則回到吏部衙門,徑直去了架閣庫,吩咐看庫的主事:「十三年的稷州知州楊語咸,他所有的差遣狀和考功計行,都給我找出來。」
把吏部的檔案翻遍,相關的記錄和他印象里沒有太大出入,但他還是覺得不對。一路琢磨出了部衙,走在大街上,瞥見皇史宬那一塊兒的屋檐飛宇,靈光閃現,腳步跟著一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