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每月俸祿再加上貼補,大概有二十兩,雖然不一定及時地足額地發放,但總歸是有說法的。

就算一時拮据,他年輕且精力旺盛,替人寫書信文章,接一些尋人尋物的委託,賺錢肯定比他們更容易一些。

泉伯握住他的手,慢慢地說:「要是在京里過得不好,就回遙陵來,老奴會打理好夫人的院子,隨時迎接您。」

見狀,楊語咸也不再堅持,另道:「待我們回到稷州,王玡天那邊,我會想法子再跟進一些。」

再狡猾的狐狸,只要想捕獵,就一定有露出尾巴的時候。

賀今行回握老人的手,對他們笑道:「回去之後,你們好好養護身體,保全自己最要緊。至於旁的,能為者為,不能為者絕不要勉強。」

活著的人,能好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日一大早,楊語咸一行人啟程回遙陵。

賀今行將他們送到泊橋渡,看著人上了渡船才歸。回到官舍,換了簇新的官服,正式上任。

國庫緊張,戶部播不出余錢新修官署,皇帝就撥了一座空置的皇家別院,劃一半出來做通政司衙門。

衙門位於內城東南的三福巷,與六部官署相隔兩條街,與內城西南的薈芳館隔著玄武中軸相望。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萃英閣」。

通政司的牌匾就挨著原來的牌匾掛在大門上方,賀今行站在門下看了片刻,大步跨進苑中。

斯人已逝,他們來過這世間的痕跡卻留存於四面八方。

現有的人員皆已到齊,經歷一,知事一,令吏二,典吏四,八個人占不滿一個前院,一應桌架案椅皆設在正屋。

賀今行倒是有間單獨的直房,但他暫時不打算用,和眾下屬同處一個公廳。

他把其他人叫到院子裡,從自己開始,令各人各道名姓職位,闡明各自職責,互相了解。

再道:「陛下重啟通政司,選任我等,既是機遇,當奮力一搏,亦有風險,不可輕忽待之。我與爾等皆是新上任,同在一司,自然同進同退,共榮共辱。我會恪盡職守,也希望大家皆是這般,有疑難隨時提出,有問題隨時上報,同心協力辦好差使,不出差錯。」

眾人皆稱是。他們都是從其他部衙出來的文事,有處理類似公務的經驗,並不會手忙腳亂。

然而他們熟悉新衙門熟悉了半日,做好了準備,卻一直未見有奏章送來。

按律,通政司掌受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凡各路州地縣的陳情建言,申冤告惡,一應文本皆應先入通政司,由司員進行分劃,再送往各部或是上奏天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