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1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厭深反問:「聽聞大宣與北黎的議和進程受阻,長公主是否在為此而憂慮?」

嬴追沉吟片刻,頷首道:「不瞞先生,眼下我與北黎陳兵相峙,上下都要隨時隨地保持警戒,並預備好與北黎人開戰,將士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全軍在輜重與武備方面的消耗也比平常高出一截。今年的餉銀還沒有影子,我們必須能省則省,如果能早些結束戰備狀態,最好不過。」

兩邊的談判一直拖著,著急的不只是使團,還有他們這些駐守在邊境線上的將士。

於是她抱拳道:「先生若有思路,不妨請講,嬴追洗耳恭聽。」

張厭深沒有繞彎子,他確實老了,精力已不足以支撐他打機鋒,或是逐層鋪墊來抬高調子,開門見山道:「放棄賠款,轉換思路。」

他豎起兩根手指,「如果是我,我會給北黎人提供兩個選擇。第一,讓北黎人出兵至鳴谷關,助我們將西涼人趕回婆羅山,以代替賠款。至於具體多少兵力合適,殿下應當比老朽更有發言權。」

嬴追順著他的思路思索,如果讓北黎人派兵從合撒草原下去,自背後突襲西涼人,與振宣軍前後包夾,勝算很大。

這個法子朝廷應當能同意。畢竟朝廷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支援西北的戰事,讓西北早些回歸和平,以免整個國家被拖入更深的泥淖。政事堂之所以開出高額賠款,也是為了填補軍費的缺口。

「但是北黎人未必肯答應,就算他們答應了,也可以一直磨蹭著不出兵。或者,他們表面答應,背後卻反水,再與西涼人沆瀣一氣,那我們更要吃大虧啊。」

她身為將帥,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敵國,「西涼人能突襲鳴谷關,就是他們給借的道。」

張厭深沒有反駁,「所以我要說第二點——能否給我一張輿圖?」

「先生跟我來。」嬴追直接將他領到議事廳,抬臂指向廳中的大型沙盤。

張厭深走到沙盤左上方,拿出一張三尺長的輿圖打開,比照著,以手為杖,從牙山最西端往業餘山的拐角處,在沙盤上圈出一塊狹長型的土地來。

「不同意借兵,那就讓他們將鳴谷關外這塊地盤,割讓給我們。」

嬴追:「單獨賠款就仿佛要斷了他們的命脈,要讓他們同意割地,難度不亞於讓他們同意賠款。」

說話間,她眼角餘光瞥到對方手中的輿圖,老舊泛黃,帶有許多個人標註,顯然已經使用許久。但她覺著眼熟,仔細瞧了一眼背後銘文,竟然是中慶年間的製品。

張厭深仍然指著那塊地:「業餘山北麓這一帶地界,對北黎來說是邊遠偏僻之地,日照不長,水草不豐,不適宜畜牧也不適宜耕種,鮮有人居。北黎王庭當時能允許西涼人借道,就說明並不重視此地。現今的實際控制權,也是在西涼人手中。」

「但如果到了我們手中,卻能讓防線外擴,以避免鳴谷關被突襲的事件再次發生,意義極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