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然是宣京好啊,公子。」她不假思索地回頭說,又撩起一截紗簾,示意道:「單看這城門外的關廂,就要比稷州大些、繁華些。」

「是嗎?」王玡天瞧了一眼,笑道:「你們喜歡就好。」

另一名侍女卻低聲道:「公子,是居匣喜歡。」她說話時也垂著頭,專注地照顧著自己面前的小茶爐,沒有往窗外看一眼。

「好,不該加上你。」王玡天還是笑,揀起茶葉筒遞給她。

明前的茶葉滾入沸水,清香如第一縷晨曦乍泄。

一個時辰後,馬車駛到驛館,把王玡天放下車。後者要了間房沐浴焚香,而後獨自騎馬趕至應天門,再下馬入皇城。

到抱朴殿,丹墀上的日晷將將指過午時。

守門的內侍攔下他,「王大人請稍等,陛下正在召見忠義侯。」

王玡天自是靜候。

大殿內,下朝不久的明德帝小憩片刻,才起身見自己的侄兒,「知道朕為什麼要留下你麼?」

在殿裡站了小半個時辰的嬴淳懿面色如常,拱手道:「臣不知,還請陛下賜教。」

明德帝沉聲道:「朕聽說你要在薈芳館舉行一場南北大辯議,廣發告示,欲招天下文人蜂擁而至。常時舉辦文會還不夠,還要鬧一場大的?」

「臣確有此意。」嬴淳懿如實回答,「但這場辯議並非只是單純的文會,還請陛下聽臣解釋。」

他說罷,見明德帝比了個准許的手勢,繼續道:「近年來邊疆戰亂不斷,數十萬將士與民勇熱血報國,舉國上下頗掀起一股尚武之風。而文人士子們苦於不懂武功,不能上戰場殺敵,深惱自己無用,又怕武將趁此機會蓋過文人的風頭,惶惶然難免私底下有狂言。是故,臣想著不如給他們一個機會抒發胸臆,免得因言語生出禍亂。因近年來南北儒學分歧爭議頗大,故而借了這個名頭。」

「再則,戰事將要結束,全國各路州尤其是西北,群情低迷,百廢待興,正是需要提振士氣的時候。薈芳館給士子們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台,也可讓天下人知道,我大宣九路三十三州,能人奇才眾多,絕不會一蹶不振。」

說到這裡,便不說了。

明德帝接著道:「這些人聚集起來,展現出才華之後,如果朝廷不用他們,是不是顯得兒戲,反倒叫人生憤啊?」

「陛下所言極是,一語道出臣顧慮之處。」嬴淳懿忙從袖中拿出一本奏摺,雙手奉上,「臣其實已經就此事的粗寫好了摺子,只是心中遲疑,所以沒有及早進獻至陛下面前。既然陛下問起,那臣就斗膽進上。」

順喜將摺子拿上去,明德帝捏在手中沒有翻看,仍然看著下首的臣子,道:「你有想法,很好。但光有想法不夠,還得有把握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不然,再好的想法也要辦成壞事。」

這是允准了?嬴淳懿有些出乎意料,神情一振,半跪道:「臣自知這場辯議光臣一人不足以鎮場,也不足以令四方皆服。若陛下能紆尊降貴出詞做主題,進行總評選,必然能令所有人心服口服。」

明德帝哼笑出聲:「你是看準了朝廷正是缺乏人才的時候,雖然選了一科,但也都要從頭歷練起,臨了還是不夠用,所以才早早準備了這封奏摺,是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