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在端門碰見裴相爺,應天門碰見崔大人,都如實作答。

明德帝撥了撥麈尾,語調平平:「萃英閣離皇宮到底遠了些,不夠方便,路上稍有不慎,還有泄露機密的風險,得換個地方才行。」

換地方?每日送奏摺來回確實需要不短的時間,賀今行頓了頓,「請陛下示下。」

明德帝沉吟半晌,拍板道:「就端門吧。裴孟檀居北楹,你們就在南楹,辟兩三間屋子出來做直房。」

「是。」賀今行領了口諭就要告退。

但轉念一想,對軍中的公文一直以來都由政事堂負責撰寫發布,他下去也就是順道到政事堂傳令。但裴相爺與崔大人這會兒正在趕來的路上,他過去豈不是正好錯開?舍人院起草了文書,也要等兩位大人回去蓋印。不如他就在這裡等他們來,當面轉述口諭,也能免除一些有可能發生但不必要的事端。

於是他又回頭向皇帝稟明。

明德帝不甚耐煩:「你不是在舍人院當過值嗎,難道連起草公文都不會?」

賀今行驚了驚:「陛下的意思是,臣來寫?」又頓了頓,遲疑道:「這並不合規矩啊。」

「朕的話就是規矩。就蓋朕的印,不走政事堂,朕一刻也不想多等。」明德帝一拂袍袖,高聲道:「順喜,帶他去取印!」

順喜及時掩住驚詫,應聲道:「小賀大人請隨奴婢來。」

賀今行便隨前者去前殿側室。其實他想留下來,還有想看看諸位大人們對北黎那封國書的態度的原因。但陛下有令不得不從,至於諸位大人的態度,按裴相爺的作風,想來多半是緩而謀之,他事後再打聽也行。

二十多天前傳回的捷報若是無誤,振宣軍與西北軍合力大破西涼軍的時候,北黎人的援兵尚未抵達。再按照北黎人的說法,他們的先鋒軍抵達業餘山北麓,卻在山中遭遇了截擊,這時的時間是在月末,廿七廿八。

國書中並沒有提及確鑿的證據,卻認定埋伏他們的就是宣軍,是因為有其他的原因不想揭露證據,還是因為他們也知道那個時候西涼人已經節節敗退至鳴谷關外,所以直接認為只有宣軍才有埋伏他們的可能?

振宣軍當時說派了一支精兵潛入西涼軍中,並沒有詳陳領兵的將領是誰。但賀今行這些日子每每想起,總覺得很可能就是橫之。

以他對他的了解,他總是身先士卒,不落人後。深入敵後的戰術任務極其危險,但成功之後完全可以影響正面戰場的走勢,就算不是他提出的,他聽說之後亦必會主動請纓。

振宣軍其他的將領不熟悉,但如果去的真是橫之,就算是真的和北黎人發生了一場遭遇戰,也絕不會無緣無故,其中必有原因。

賀今行這般想,也認同須得儘快問明事由,才好向北黎人給出回復。除此之外,還有一點私心,卻羞於道也。

順喜就在側室給他騰出了一方百靈台,又準備好筆墨紙硯。

起草一紙公文對他來說輕而易舉,提筆便一氣呵成。一轉頭,大太監就從御桌下的暗格里取出兩方璽印,捧過來叫他用。他連忙制止道:「公公稍候,陛下還未審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