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後,倒水磨墨,給身在稷州的楊語咸寫信。

翌日朝會,賀鴻錦率先奏上舞弊案的條陳。

他語氣嚴肅,聲音洪亮,念出一個個人名,以及刑部及大理寺給他們擬定的罪名。

皇帝金口敕了「准」字。另罰了晏永貞一年俸祿,命其自思自省,再有疏忽,絕不寬宥。此案便到此為止。

文武百官無有異言。

之後,皇帝正式下旨,由崔連壁遷平章政事,接管吏部,兵部尚書則自然地由盛環頌繼任。

剩下的位子,廷議半日,雖未有結果但已然形勢明了。例如右相之位,乃賀鴻錦與王正玄之爭。

散朝過後,皇帝點了好些個臣子、三三兩兩地到崇華殿。賀今行與王玡天也在列,且是和盛環頌一塊兒,三人同時面奏。

被問及右相,新任尚書大人盛環頌先答,抱拳道:「陛下,臣真不好回答您這話。」

明德帝伸指點了點他,「你肚子裡又有什麼怪話。」

盛環頌答:「您也知道,臣是臣堂官崔相爺一手提攜上來的。哪怕如今做了尚書,現在、以後心裡還是向著他。您問我這話,我當然巴不得這位子空著,賀鴻錦和王正玄誰也坐不上去。」

「口無遮攔。」明德帝沉下臉道:「朕要是真不選個人去給崔連壁做副手,他累死累活了,你就等著被他刻薄罷。」

盛環頌轉動眼珠悄悄瞅了皇帝一眼,知道他不是真生氣,就說:「陛下說得也有道理,那他倆都行,反正沒差。非要選的話就抓個鬮?」

「問你真是白問,虧你想得出!」明德帝嗤笑一聲,睨向王玡天。

後者疊掌行過禮,才道:「陛下恕臣直言,臣也不好回答您。」

「畢竟其中一位是臣的親叔父,他能否晉升,直接關係著臣切身的利益。臣若是不舉薦他,那就是與現成的好處過不去,且有可能得罪他。但臣若是舉薦了他,傳出去就是叔侄私下共謀,有排擠賀大人之嫌,名聲不好聽,還有可能被御史們彈劾。實在是左右為難。」

明德帝盯著他:「你為難,朕就不為難?」

「臣不敢。」王玡天躬身道:「那臣還是選臣的叔父吧。名聲差一些就差一些,總歸言語不傷皮肉,臣在工部做事靠的也不是嘴巴或者皮囊。」

「早這麼說不就完了?」明德帝向順喜一抬手,「記著,王正玄增一票。」

順喜不記得有什麼票數之比,但陛下說了,他只管應:「是。」

輪到官職最低的賀今行,他說:「賀大人資歷高,能力不俗,但先掌大理寺後掌刑部,與法司之外的各部衙門交叉甚少。王大人資歷不如賀大人,但執掌禮部,此前也時常出入政事堂,對各部事務想必更加熟悉一些。二位大人算是各有優缺,至於到底拔擢誰,陛下慧眼如炬,比臣等更明確誰才是最合適的那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