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定了?」王正玄噎了噎,橫豎一想,自己這個右相怎麼都做得這麼憋屈呢?
對坐的陸潛辛帶笑說:「還是王大公子會為陛下分憂啊。」
說完,果不其然看到他這位曾經的小舅子變了臉色,但小舅子要比以往能忍,氣上臉也沒有當場發作,只剜了他一眼。
他恍如無事發生,向上首道:「細想來,江南路有許大人,有三年前清田畝查人口的底子,就算新制推行得艱難,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差。反而是江南路之後的下一個試行點,既無許大人這樣的能人坐鎮,又無天災埋下的契機,恐怕光是排頭就要艱難得多。相爺,下官私以為要早做打算才行。」
崔連壁思索一刻,頷首道:「未雨綢繆有何不可,依你戶部之見,江南路之後接替哪一路最為合適?」
陸潛辛再次看向對面叔侄,緩緩合掌,「譬如松江路,也是繳稅大頭之一,遠居東北,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小;離京畿近,容易把控。成事不說,就算敗事,也能壓在燕山以北。」
崔連壁方才是當真想要聽取他的意見,得到這麼個回答,皺了皺眉,沒有第一時間下結論。
王玡天也笑道:「照陸大人這麼說,江北豈不是更好。毗鄰京畿,又有最勇武的兩大州衛鎮著,誰敢翻天?至於影響麼,既然要推,那就只能成不能敗。既然抱著必成的決心,不如選個勾連南北的位置。一旦成了,再推及四海,不就事半功倍?」
陸潛辛道:「決心當然必不可少。但王大人不在戶部,不通稅務,自然不知改制之艱難。眼下如此替小賀大人誇口,本官覺著,有幾分捧殺之嫌啊。」
「在下是相信小賀大人,相信陛下的選擇,何來捧殺之意?」王玡天笑意不改,示意末座的藍袍官員,「小賀大人,你說呢?」
賀今行無奈道:「請兩位大人莫要拿下官做口舌之爭,萬事開頭難,眼下當勠力同心才是。」
他不願摻和這些無用的爭執,起身走到堂中,拱手道:「相爺,下官有個不同的看法。與江南路毗鄰的漢中路,或許也可作下一個試點的備選。」
漢中路?
王玡天臉上的笑意淡下去。
崔連壁也當沒看到,問起選在漢中路的理由。
賀今行答道:「一則,漢中與松江和江北相比,稅賦構成相對簡單,田稅占大頭,改起來容易一些。二則,漢中與江南的漕貿來往密切,江南路先改,漢中路若不跟著改,恐怕雙方交接多有不便,最終難免會拉低稅入。反之,則算是順勢而為,應當比其他地方的阻力小一些。」
崔連壁聽罷,做出深思狀,擰眉道:「還真是各有各的理。但你們也知道,本相做了二十餘年的兵部堂官,對戶部事務了解不深,一時實在難以抉擇。」
一直旁聽的盛環頌出聲道:「江南路都還沒排頭,更別提下一個。這些後頭的事,沒必要現在就定嘛。」
賀今行立刻接話:「盛大人說得是。視江南情況而後定,也不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