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莊喜歡親近這樣溫和智慧的老者,因為這會讓他覺得那個睿智慈愛的師父還在身邊。
可是預知中,這位長者落魄不已地跪在自己面前,等待審判。
張玉莊聽見自己冷冷地說:「趙醒安,你欺君罔上,勾結外敵人,證據確鑿,可有何言?」
「老臣,無話可說。」
張玉莊看見自己親手丟出令牌,刀光閃過,一代明臣就此隕落。
而後,血流成河。
皇帝站在血色中,親自為張玉莊戴上金冠,封他親王。
龍顏大悅:「愛卿為國除奸,功不可沒。」
預知。
曾幾何時,他深信這是上蒼感念他勤以修煉恩舍而來一點獎勵,可道場暴雨,乃至吳郡瘟疫。
張玉莊捫心自問,他是豁了命去阻止,可卻將事態推向深淵。
好似,命運張開大網籠住這個倦鳥,捏住他高傲的喙,逼他淚眼瞧著將來不可更改。
它如此明晃晃告訴結局,非要叫人痛苦於無力掙扎。
為此,張玉莊不止一次陷入恐懼和猶豫。
如果什麼都不做,是否能避免結局。
可袖手旁觀何嘗不是一種罪。
他艱難地決定,這回不直接干涉,而是選擇從旁尋求解決之道,避免因為自己的介入而加速事態惡化。
自那日後,世道並不太平,或者說從未太平過。
一場瘟疫損耗不少國力,邊境局勢也就此緊張起來,北方遊牧部落頻繁入侵,朝中各派爭執不下。
主戰派和主和派在金殿內吵個沒完,太傅趙醒安提出一個折中方案:派遣使者同遊牧部落議和,同事暗中加強邊防,以換取時間增強國力。
這本是權宜之計。
張懷安深以為然,年輕的太子急於在朝堂上展示才能,且十分同意老師這個提議,於是立即站出來附和:「太傅所言極是,此計既可緩解眼前危機,又可積蓄實力,實乃上策。」
然而,卻不知此番早已落入彀中。
朝中不缺想扳倒這個太子的黨羽,他們看準時機開始借題發揮,幾番拉扯,前去接壤地帶之人成了太子。
張懷安垂首領命。
燎原之火,其勢洶湧。
卻不想這此太子親行卻成為太傅趙醒安的催命符。
夜幕低垂,張玉莊動身前往東宮,宮內燈火通明。
「六哥。」張懷安放下手中奏摺,抬頭望向張玉莊,對視之間,眸光陌生不已,「怎的漏夜前來?」
張玉莊直入主題:「殿下,此時不可莽撞,你若出行,只怕兇險難料。」
他閉了閉眼,理清思緒後說:「外族若要真打,哪裡還能給我們有商量的餘地。只怕有人許了好處,屆時你一去,便要扣個聯合外敵的罪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