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浮雲半書3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頁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仙俠魔幻] 《浮雲半書3》作者:李惟七【完結】

簡介:安史之亂爆發,為尋找象徵天下太平的鳳凰遺落的羽毛,也為尋回遺失的大唐盛世,裴將軍和葉校尉再次踏上危險而有趣的旅途。

華清宮、白帝城、雁門關、雎陽道……他們走過一座座城池,見證了波瀾詭譎的命運、危機四伏的亂世,也見證了溫暖純粹的人性、男兒熱血與忠魂。

然而,旅途的盡頭,他們卻迎來一段令人意想不到命運往事,以及,一場他們之間的生死之戰。

第1章 序

之所以取《浮雲半書》這麼個奇怪的書名,與怪老頭鄭板橋有關。鄭先生將隸書與行楷結合,弄出了一種楷隸之間的字體,因為隸書稱為「八分」,這種字體就叫「六分半書」。

有段時間字體擬人很流行,其實我也一直覺得,男人與書法很像。

君子是楷書。千百年來中國傳統君子的特質,似乎都能在楷書中得以勾畫描摹。他方正平直,光華內斂,一筆一划端莊優美。

浪子是行書。他瀟灑自在,才情流動,至性至情,既不會潦草難認傷人心,也不會嚴謹端方而至於無趣,風流意境誤過多少紅顏?

遊俠是草書。我行我素的草書,是非對錯都不如自由地書寫來得重要。

文人是瘦金體。清瘦孤獨的文人,將自己淬鍊得薄而深,像刀鋒一樣纖秀凜冽,從而切開事實的肌膚,嘗到真理的血液。或許,思想的利刃不時刺破繁華的生活與他的頸椎,有時疼到無法入睡、無法動筆。而靈感恰在這時醒來,就像險峭的兩山之間一線縫隙,從絕壁而來,因為逼仄,所以無聲鋒利。

帝王將相是隸書。他莊重威嚴,不動聲色,看似鈍去了所有的稜角,卻如庖丁解牛般清楚知道權力的每一根骨骼,掌握著看得見的高位和看不見的規則。曲直是非難辨,千秋功過難分。

……

那麼我們的主角呢?

他似乎不能歸類為其中任何一種,這種奇怪的「字體」,非隸非楷,於是就暫且借用板橋先生的「半書」來形容好了。

《浮雲半書》寫到第三卷 ,得到了你們很多的鼓勵和支持,也有了一些當初動筆時不曾想過的收穫。

將軍和校尉一直「在路上」,我也一樣。每一步足跡都有你們相伴,何其有幸。

在歷史背景的選擇上,我曾經一度不敢寫安史之亂,總覺得盛唐的歌謠應該永不落幕,那高亢的調子應該一千年再一千年地唱下去。那麼美,唐詩那麼美,那繁花盛開的年華應該一季再一季地怒放輪迴,就像時光永不枯死的泉眼,就像青春永遠新鮮的誓言。

可是,盛衰興替,原本就是歷史;悲歡離合,原本就是生命。

滕王閣、白帝城、華清宮、寒山寺……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靈魂,沉積在磚石間的歷史、時光,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擱筆時,我推開窗,唐時的城池仍佇立在月下,唐時的明月仍如千年之前。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