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抽打的樂師不顧流血的肩膀,朝前伸出手,似乎還試圖去撿拾那支羊角篳篥,被勃然大怒的士兵用鞭子攔住。從李諸的角度看去,對方臉色蒼白,肩膀微微發顫,眼神卻並沒有乞求。
士兵揮手又一鞭就要落下,「啪!」鞭子抽在半空中,卻被攔住了。
四周一下子安靜下來,只見李諸將鞭子拂開,面無表情地俯視樂師:「你會吹篳篥?」
他命令:「吹一曲。」
樂師的臉色更白,手指如同料峭春風中的柳枝止不住發抖,半晌之後,樂師將羊角篳篥放到唇邊,開始吹奏。
漸漸的,那種驚慌的神色從樂師臉上褪去了。在吹奏的時候,像是有另一個靈魂從他身體裡醒來,那個靈魂多彩翩躚,凌波微步,行走在生命最寬闊的星空下。
在李諸的記憶里,只有很小的時候母親教他吹奏過篳篥,母子倆依偎在篝火旁邊,他認真地吹著,母親輕拍著他的背哼著歌兒,那是他血腥的戎馬生涯里唯一溫暖的底色。
這麼多年了,沒有人碰觸過,甚至從來沒有在夢裡出現過。
曲子吹完,李諸很久沒有說話,士兵們也不敢開口,年輕的樂師垂著眼眸,像是池塘波光剪出的一段柳影。
「把他留給我。」李諸說了五個字,轉身離去。
從士兵們呈遞上來的卷宗中李諸看到,樂師名叫雷海清。
雷海清自小被父母遺棄,樂班師傅撿到他的時候暴雨傾盆,雷電交加,所以給他取了雷姓。
十四歲那年,雷氏少年被招選入梨園做樂師,唐玄宗李隆基愛好音律,親自訓練梨園弟子,很欣賞少年彈奏的琵琶,於是欣然為他賜名:「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朕就賜你叫『海清』。」
機遇眷顧,少年像是盛世遺落的琵琶與珠玉,被命運擦亮了天賦。
這個孤寒少年的命運,要比李諸幸運得多。
他被留在李諸身邊,雖然仍然戴著腳鐐,但得到允許在庭院裡活動。洛陽行宮中的殺戮從不曾停止,春風中帶著血腥氣。安祿山喜怒無常,心情不好時殺人如麻,常有一些不堪忍受的宮女、樂師試圖逃走而被抓回來處死。
當然,也有極少數幸運逃脫的。
雷海清如果要逃走,本應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李諸對他看管得並不嚴,甚至有時一整天對他不聞不問。
對宮牆外的藍天,雷海清也偶爾駐足凝望,但終究只是低下頭去,握緊手中的篳篥。
戰報不斷傳來,安祿山的軍隊在河東、朔方、關內,都遭到了一波波頑強的抵抗。曾經叛軍勢如破竹的戰勢一去不復返,大唐軍民組織起來,各地反抗如雨後春筍,勝負進行著拉鋸。
因為戰事的膠著,安祿山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怒火最先發在宮女和宦官們身上,每天都有被拖下去處死的,被仗責刑罰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