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撫過包裹面單,「方朔」兩個字的右下角,簽著那個讓人得不到又放不下的人的名字。
————————————
祝熙語當然不知道她的婚事已經通過李家傳到了首都,她已經很久沒關注紡織廠的事了。在她送走喬淮娟又和韓宥定下婚事以後,她和侯家的戰爭就進入了對峙階段,在她回到首都、或者說遇到侯家人之前,他們之間不會再有明面上的衝突。
但雙方都很清楚,若自己出現破綻,就一定會被對方抓住機會痛擊。祝熙語不準備改變現在的局面,她如今的力量不足以抵抗侯海的出手,像現在這樣被侯海輕視而獲得機會蟄伏對她來說不算壞事。
此刻她正坐在那張大桌子前寫稿,只是韓宥並沒有坐在另一邊陪她。他被韓五叔他們拉去了村里,晚飯要在另一支韓家長輩家吃。祝熙語拒絕了他同行的邀請,她其實很不喜歡應酬的氣氛,尤其是在上韓村。
雖然這裡山清水秀,村民生活質量也很不錯,更沒有城市裡那些烏煙瘴氣的大字報、批鬥。但這裡的大多數人還是非常傳統的生活方式,具體表現就是,在這種聚會裡,女人們全程在廚房忙活,最後卻只能在院子裡單獨開一桌。桌子上的碗碟不會成套,菜色也都是給男人們盛夠後剩下的份額。
跟著韓宥一起,她不進廚房會讓和她一樣的婦人不爽,留在韓宥身邊和他一起吃飯又會讓那些老爺們兒覺得冒犯,她乾脆不去,反正韓興會送吃的過來。
她現在寫的是一篇篇幅不算短的小說,在這之前,她多是根據編輯的要求寫一些短篇文章。這是她第一次嘗試,靈感來源於她在知青院裡的生活。她覺得大家對於知青下鄉的評價一直太過極端,其實什麼事都是有好有壞的,於是她便想著用這個背景寫一篇知青們的故事,讓人們看清知青真實的處境和困難。
這個故事完全架空,也不會參考上韓村的知青們,用的也是她從紡織廠就用的筆名,祝熙語不怕被人看見。她興致勃勃地在紙上寫下自己腦海里的畫面,夕陽的餘暉隨著她的字跡漸漸爬滿紙張,空氣中還能捕捉到隱約的晚桂香氣,祝熙語身心舒暢。
好心情一直維續到村民上門,是祝熙語不認識的人,對方見院門關著,在外面喊了一聲,「有人嗎?祝知青在嗎?有你的電報。」
祝熙語應聲,院門是韓宥特意關著的,她有些窘,「您好,麻煩您了。您從這個門縫裡遞給我吧。」
中年男人很和氣,笑著將電報遞給了她,「一個人在家啊,韓宥不放心?」
祝熙語沒回他這個問題,從門縫裡遞出兩顆奶糖,「謝謝您了,這個拿回去給家裡小孩吃吧。」男人高興接下,又扯了幾句類似吃了沒的閒話才離開。
祝熙語直接打開了信封,是侯政謙的,「急,請回電。」祝熙語沒想到自己的事已經被侯政謙知道,喬淮娟一定會替她瞞著侯政謙的,在她結婚之前。而且喬淮娟離開的時候,並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成親,就一定會一直瞞下去。
她糾結了一會兒,思緒還是被筆下未盡的文章吸引,將信紙丟在一邊,祝熙語趁著天色還算光亮繼續奮筆疾書。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